
类似新年盘点、立flag的活动,不仅在国内刷屏,在世界范围内也蔚然成风,俨然成了一年一度的“景观”。
在欧美世界对此有个专门的名词,叫
“New Year‘s Resolutions”
直译过来就是“新年决议”,很有仪式感。那么年初立下的flag,过去的一年兑现情况如何?
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据《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在2018年1月刊对此现象面向全美进行了抽样统计,结果显示——
2017年最常见的三项新年决议是减肥、时间管理和存钱;
45%的美国人有设定新年决议的习惯;
另有17%美国人偶尔设定新年决议;
新年决议执行情况以减肥决议为例,立志减肥的无外乎选择健身或是健康饮食:
在新年这天立志的人中,一周以后,还剩下75%;两周后,还剩下71%;一个月,64%;六个月46%。

数据来自《The Atlantic》
那么,一年后还在坚持的,还有多少呢?
不到10%。
这么看,年终盘点,立下新年flag这个习惯,与其说是传统,不如说是商人、媒体与大众共同制造的一个“话题”。
事实上的确如此,每逢新年是健身会卖得最好的时候,也是轻食主义、素食餐厅会员卡、保健品卖得最多的时候。
真相,有的时候真的是......

既然新年决议对于大众完成率如此低,那么对于以执行力著称的企业家群体,在过去一年立下的Flag,落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翻看最近国内外著名商业期刊的盘点当中,出镜率最高的当属两家科技巨头,一个是亚马逊,一个是微软。不过,这两家公司的风评可是截然相反,对亚马逊的报道几乎都是负面的,对微软却是一片喝彩。
这现象在《哈佛商业评论》每年发布的年度最佳100 CEO榜单里诠释的非常直接——亚马逊的CEO贝索斯,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榜上有名,但今年他竟然连榜都没进。
而微软的CEO萨蒂亚•纳德拉,今年从49位上升到了第9位。
英国的《金融时报》,甚至把纳德拉评选为今年的年度人物。

英国的《金融时报》
确实,微软在换了CEO后,一年一个新年决议,掷地有声,今年更是破了万亿美元市值。反观亚马逊虽利润不尽如人意,但贝索斯跌出榜单,有点夸张吧?
据《哈佛商业评论》披露,贝索斯落榜,并不是因为公司的业绩表现,而是因为《哈佛商业评论》在此次评选中调整了一个评选指标——企业社会责任指标。
这个指标过去在榜单评选当中的比重,占比20%,但是今年被上调到了30%。
就这么一调整,贝索斯就从榜单里掉下去了。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贝索斯的Flag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天怒人怨?
亚马逊面对竞争选择的是零和博弈,而微软选择了互利共赢。
纵观近期国际媒体对于这两家公司的报道,我们会发现,正是亚马逊和微软在面对商业竞争中持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导致了两家公司排名一升一降。

《纽约时报》在2019年12月刊发了一篇深度报道《无处不在的亚马逊:亚马逊如何在科技世界施加影响力》,这篇文章披露了,亚马逊现在年收入350亿美元最核心的业务,云计算服务,如何跟小公司合作后,迅速山寨小公司产品,然后毫不掩饰的直接上线,卖钱的整个过程......
小公司还面临着亚马逊的价格战以及推荐资源的不平等。
消费者只要在亚马逊渠道上输入关键词,前10项几乎都是亚马逊自己的产品,而当你购买亚马逊云自有品牌的产品,立马能享受折扣,哪怕是1美元的服务,折扣都可以打到5折。但如果你买的是原创公司的产品,对不起,不能享受任何折扣。
真可谓“亚马逊之下,寸草不生”。
亚马逊云近年来,正式是通过山寨小公司软件,打价格战,做不平等的推荐,这一系列组合拳来和小公司竞争。更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操作能让亚马逊赚到比原创公司更多的钱。
对于小公司而言,能绕过亚马逊吗?不是不可能,难度相当的大。
国内的腾讯一度就是“亚马逊”,快速复制小公司产品,然后对小公司收取的过路费甚至高达小公司流水的“95%”,对创新“掠夺式挖矿”。长此以往,必然会抑制创新,形成一场零和博弈。
而微软主动转向了另一种竞争模式——互利共赢。
英国《金融时报》给纳德拉做了一篇长篇深度报道,写的正是他如何改变了微软的企业文化,把微软从被科技世界边缘化的状态下拉回,走向了复兴。
当初零和博弈的Flag并没有让微软持续伟大,反而让它跌入了低谷。由于一心想要巩固Windows的垄断地位,微软差点错过后来所有关键的技术浪潮。比如:
在搜索业务中,不敌后来的谷歌;
在移动通讯设备上,完败苹果;
至于社交网络,完全错过;
即使现在微软的云服务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远远落后亚马逊。
2014年初,纳德拉当上微软CEO后,立下的Flag正是“改革思想”,他认为过去的微软真正面临的问题——不是改不起,而是改不动。
在纳德拉的带领下,微软重新调整了步调。纳德拉的核心理念是,让微软回归做“工具”的初衷。在公司早期,微软是给其他公司做软件工具的,客户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工具,来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技术。纳德拉认为,为别人造工具,为别人的技术创新赋能,这才是微软应该走的路。
这种回归带来了两个结果:
第一,微软人不再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开始向新的领域主动投资。这让微软发展出了新业务,云计算服务。就在2019年,微软的云计算硬是从亚马逊眼皮底下,抢走了国防部100亿美元的订单。
第二,微软改变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尤其是和小公司之间的关系。竞争当然依然激烈,但是现在的竞争是开放性竞争。跟亚马逊不一样的是,微软仍然允许竞争对手在Windows的平台上去广泛接触、获取用户,而且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
这和亚马逊云阻挠小公司获取用户、收“过路费”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正是开放的竞争模式,让微软的合作伙伴能通过Windows平台赚到大钱。比如说纳德拉在讲到竞争对手谷歌的时候,是这么说的:“谷歌在Windows上赚的钱比微软自己赚的都多,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平台能做到这一点。”
这就是微软在科技世界所代表的另外一种竞争模式——互利共赢。
结语
从目前微软复兴的故事里,对于品牌方或可获得一点启发——
品牌做得再大,都不一定要选择去垄断。企业越大,越有机会实现双赢;在自己积累财富的同时,帮助合作伙伴获得更多客户; 帮助合作伙伴去创新发展,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获奖获得更多的机会。
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今天你是主角,明天我就得当英雄。今天你弄个大新闻,明天我就敢放个大招。亚马逊和微软的对比,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或是——没有谁会永远自甘被动,而品牌影响力与承担的社会责任息息相关。
无论对于新年立flag的品牌还是个人而言,我想借用德鲁克的一句话,他说:人们往往高估了一年所能取得的成绩,而大大低估了三年、五年、十年所能取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在2018年1月刊,《How about New Year‘s Resolutions》;
2.《纽约时报》2019年12月刊《无处不在的亚马逊:亚马逊如何在科技世界施加影响力》;
3.《金融时报》2019年11月刊《复兴的微软:合作共赢缔造新微软》
编辑:谢筱白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