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因于上周,有媒体集中报道了某“微软高管”的工作事迹信息,称这位前微软员工于伟曾担任“微软全球合伙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是微软升职最快的员工之一”、“收获比尔盖茨的表扬信”、“带领必应团队起死回生”等。

图注:《环球大佬》于伟海报
对此,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9月29日通过必应官微对外声明称,此类报道过于夸张,报道频繁且严重失实,于伟从未担任过所谓的微软高管。
声明特别提到,“该员工因违纪及道德诚信问题,2018年初已被我司开除。”

微软此前还通过媒体向外发声:“上周他那篇报道引起了微软内部很多员工的愤怒。”
不过,财视传媒搜索网络报道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在很多网络报道中,包括微软中国官方的“微软科技”微信公众号文章中,比如在2018年1月25日发布的《微软成都办公室新址启用 借力AI赋能成都新经济》一文内,于伟都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全球合伙人身份出现。

相应的,大量网络报道中也有关于事件当事人于伟以上述身份离职微软的消息。
与此同时,财视传媒拿到一张疑似于伟在微软任职期间的名片。

事件走向越来越蹊跷……这个所谓的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全球合伙人到底是什么头衔?
据新京报报道,微软工程院方面对媒体表示,“公司从未有过这个职务,官网相关信息已被删除,于伟是利用该微软内部活动漏洞自己给自己做的头衔。”
腾讯新闻《一线》从一位熟悉微软内部职级的人处得知,微软内部的partner,不是律师和咨询意义上的管理合伙人、一般合伙人,或者拿薪水的合伙人,而是指员工因技术突击、某些工程能力突出,授予的一种职级,通常对应于内部68至70之间职级,并不一定是高管。
那么,以领英信息为准,于伟此前的技术职级是L68,英文是Partner Engineer Manager,英文直译“合伙人级工程师经理”,类似于“合作伙伴”,也就是说,不属于高级别职位,和一般意义上的“合伙人”区别较大。
而财视传媒查询网络报道发现,自2017年开始于伟便以“微软全球合伙人”头衔对外。结合微软声明中提到的“违纪和道德问题”的开除理由看来,于伟被开除或是涉嫌利用英文partner与中文合伙人之间翻译不对等夸大头衔,利用微软背书的原因。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