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 安妮 一璞 栗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AI巨头争霸赛,今日微软又迈出重要一步。
10亿美元,投向知名AI盈利机构OpenAI,同时双方达成一项多年合作协议——OpenAI接下来会在微软Azure云平台开发AI技术。
OpenAI说,要用这笔巨款进一步推进通用人工智能(AGI)研究。
联想到OpenAI最初创立时直接对垒DeepMind,更让微软的投资多了几分与谷歌竞争的意味。
而且微软出手,财技一流,这笔投资不仅要让OpenAI为微软开发AI技术,而且微软也会成为OpenAI独家云计算供应商,以后OpenAI不光要用微软Azure云,其AI技术输出也要通过Azure云。
于是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首先OpenAI作为非盈利机构,微软这10亿美元,到底算“赞助”还是算“财务投资”?
另外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这笔钱实际以Azure云资源抵算,也并非10亿美元真金白银。
所以众声喧哗中,真相究竟如何?
OpenAI拿钱,启动商业化

根据OpenAI官方博客,这笔投资主要用于开发具有广泛经济效益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之后,微软将成为OpenAI的独家云计算供应商。
OpenAI正在微软Azure内部开发一个可以扩展到AGI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进一步提升微软Azure在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方面的能力。双方也将共同开发新的 Azure人工智能超算技术。
此外,OpenAI也在此次投资中披露了商业模式,宣布微软将成为OpenAI商业化的首要合作伙伴。
OpenAI将把部分技术授权给微软,然后由微软把这些技术商业化,并将其出售给合作伙伴。
OpenAI也解释了各种原因,自己正在开发一系列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本。
以其开发的GPT-2来说,整个模型拥有15亿参数,使用256块TPU v3训练,每小时都要花费2048美元。

虽然有直接的弥补方法,比如自己建立服务器,但OpenAI认为这会偏离初心,所以才选择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从一开始的非营利机构再到现在进行商业化。
OpenAI这一路走来,诸多事情皆在意料之外。
OpenAI简史:马斯克出局之后
2015年,马斯克与YC创始人Sam、天使投资人Peter Thiel一起创立了OpenAI,对标谷歌收购的研究机构DeepMind。
但OpenAI从一开始就明确其“非盈利”性质。
马斯克最初的设想是,要借助这个机构的力量,打造AGI,还要由自己组织募资,不考虑商业化,不考虑财务投资,单纯为了AI和人类明天。

一期发展资金也颇为顺利。马斯克、领英创始人霍夫曼、YC总裁Sam Altman等人慷慨解囊,宣布投入10亿美元左右资金。
如此声势凶猛,自然招揽了不少大牛。“代表性如GAN之父”Ian Goodfellow、UC伯克利的教授Pieter Abbeel,都曾被马斯克收入麾下。
研究推进起初还算顺利,OpenAI效仿DeepMind打响名气,开始进军游戏领域,并取得成绩,还有机器人仿真方面也有动作传出。
但好景不长,Ian Goodfellow和Pieter Abbeel等大牛得而复失,先后又离职而去,外界也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后来2019年年初,OpenAI突然宣布马斯克出局董事会,更多内幕才被逐渐曝光。
核心如人和钱,都出了问题。
人方面,马斯克“控制欲”太强,OpenAI说是研究通用人工智能,但有时也被马斯克当做他其他公司的顾问私属,甚至还直接把知名研究员Andrej Karpathy挖去当特斯拉AI总监,搞得其他大牛心怀怨愤,而且马斯克屡屡“AI威胁”的言论,也让OpenAI处境糟糕,这为后来双方分手埋下祸因。
钱方面,马斯克宣布了10亿美元,但后来也被曝出只是“目标数字”,与最终打到账上的资金还有距离,于是资金方面也就没有得到保障,加之OpenAI只管投入不问产出,耗费的资源与日俱增,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显然难以为继。
最终,今年年初,由于“利益冲突”,OpenAI决定让马斯克离任董事会,OpenAI也在此时喜迎6位新捐资人,包括视频游戏开发商Gabe Newell,Skype创始人Jaan Tallinn以及前美国和加拿大奥运选手Ashton Eaton和Brianne Theisen-Eaton。老捐资人里德·霍夫曼则进一步追加了捐资。

△ Pieter Abbeel、Julia Galef和Maran Nelson
此外,最开始预想发展模式也不得不改变。
为了维持OpenAI的日常研究,他们正式成立一家营利公司,名为OpenAI LP。OpenAI表示,对于首批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上限是100倍,后续的投资者会更少。
不过OpenAI成立营利公司后,并未见根本好转,直到今日微软10亿美元投资。
当然,OpenAI成立的这几年,并非全无成绩。
在打Dota2这件事上,OpenAI的AI战队与人类战队数次决战,在今年4月OpenAI Five Finals上,Dota2世界冠军OG被OpenAI碾压。更神奇的是,他们的AI不仅会和人类对抗,还能与人类合作组队一起打Dota。

除了打Dota,OpenAI的语言模型GPT-2也同样成为业界轰动一时的研究。这个造假新闻编故事以假乱真,能完成阅读理解、常识推理、文字预测、文章总结等多种任务的AI模型,横扫各大语言建模任务,成为“逆天般”的存在。
虽然达不到DeepMind和AlphaGo那样的成就,但也算在业内打响了名气。
这可能也是吸引微软投资的核心原因,投资并购更多“基础平台”,为未来竞争卡位。
毕竟去年6月,微软就以75亿美元收购了GitHub。
一般来说,微软并不像是如此平台的收购金主,而且微软甚至为GitHub开出了远高于估值的收购价。

更出乎意料的是,微软明确表态,被收购后GitHub依然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开发者都可以接入、扩展。开发者依然可以使用他们为自己的项目所选择的语言、工具、操作系统,将代码部署到任何云服务和任何终端设备上。
今年1月,微软甚至还将之前需要付费的私有代码库免费开放。
所以从那时起,微软“真香”的评论一波接一波。
不知道这次投资OpenAI,会不会还将延续微软最近的作风,把OpenAI的当红方案——GPT-2在内的前沿技术模型开源开放,造福业界。
但如论如何,从GitHub到OpenAI,也能看出微软在新技术浪潮中的态度和思路之变。哪怕是出于与谷歌的竞争,也让之前wintel时代留下的霸道名声改观不少。
引发争议
此事一公布,微软和OpenAI自然嗨翻了天。
微软CEO纳德拉说:“这是追求AGI的雄心壮志与我们核心业务之间的紧密结合,正是这种结合构建了当今世界的计算机。”
“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有潜力解决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紧迫的挑战,”纳德拉说,“通过将OpenAI的突破性技术与新的Azure AI高性能计算技术结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民主化,同时始终保持人工智能安全,这样人人都能从中受益。”
OpenAI这边,CTO Greg Brockman很开心,终于解决了大问题:“OpenAI正在创造一系列日益强大的AI技术,这需要大量资金,支付成本最简单的方法是生产产品,但这会改变我们的目标。”
但关于这次合作的算力问题本身,Brockman回应说算力不是一切,他还举了一篇OpenAI去年的数据,分析算力的高速发展。

OpenAI CEO、前YC总裁Sam Altman说:“10亿美元中大部分会被用于OpenAI需要的算力,根据新合同的条款,微软将会成为实验室所需算力的唯一提供方。”
在和纳德拉见面时,Altman说:“我认为AGI将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进步,”让他担心的正是马斯克等人所说的AGI失控论,“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挑战之一。”
消息公布后,OpenAI的Ilya Sutskever在推特上表示,他们将在Azure里训练巨型神经网络。

OpenAI的科学传播人员Ashley Pilipiszyn则表示,除了AGI之外,他们还将解决气候变化、医疗和教育等全球性问题。

两家主角打得火热,不少围观的行家,却觉得此事有蹊跷,仿佛是一个十亿美金的宣传项目。
《纽约时报》评价说,这笔交易也是双方对外推广的方式,OpenAI需要算力,也需要吸引世界级的研究员,这在当今的人才市场上很难做到;微软正在与Google和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展开竞争,AI能力将有有助于这种竞争。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纽约时报》记者Cade Metz则在自己的Twitter上评价说,虽然OpenAI坐拥不少重量级人才,但它一直处在Google Brain和DeepMind这些谷歌系天团的阴影之下。
纵使几年内,微软给OpenAI的十亿美元投资到账,也离人类造出AGI远得很,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金钱。就算人类真的能造出AGI,那可能也要到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之后了。

另一边,就职于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的PyTorch之父Soumith Chintala干脆帮微软和OpenAI算了笔账:
每年1亿美元,一共10年,对两家都是不错的买卖。Azure得了品牌价值,可与Google Brain和TensorFlow一战;AWS、Watson在咨询和云业务上也提升了品牌价值。OpenAI拿到了10亿美元算力成本和营销费用。

还有不少人觉得,这笔投资含混不清。
TechCrunch的记者Frederic Lardinois说,微软官方没有提供任何投资相关的细节,这让她非常震惊,这意味着这笔投资非常不清晰。

A16Z合伙人Benedict Evans也觉得,这个“微软将投资十亿美元”的说法不明不白,说不清是买了股权,还是重新规划支出。当他注意到“微软不会一下子投入十亿美元”的时候,就称之为“那种投资”。

技术专家们就觉得更不靠谱了,只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AGI这个噱头。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CEO Oren Etzioni说:“我们还没有到AGI即将实现的时候。”
Geoffrey Hinton则评价说:“这个问题太大了,我更倾向于专注我们能搞清楚如何解决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AGI呢?”
另有许多吃瓜党,对微软和OpenAI联手开发AGI表示瑟瑟发抖。比如:

还有甚者表示:

当然,也有众多冷静的小伙伴们,依然在惦记着OpenAI里的“Open”:

总之,10亿美元巨款官宣,细节不清不楚,业内热议,围观群众也争论纷纷。
特别对于OpenAI又把“AGI”放嘴边,恐怕江湖又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你觉得呢?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