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9号,Salesforce宣布以157亿美元全股票方式收购Tableau,目前BI分析和数据可视化领域的领头羊。这是Salesforce最大的一场收购。
消息宣布的当天,Tableau股票大涨近40%,Salesforce股票跌了5%。总体来说,市场上对Tableau高价卖出表示了赞赏,对Salesforce高价买入有些顾虑。
当天早上,因为我之前在Tableau工作过四年,我的很多朋友都是Tableau的,我的朋友圈了被这条消息炸屏了。我的微信号接下来也很快被朋友们的消息淹没了。很多人问我怎么看待这个收购。
有关Salesforce对Tableau的传闻,并不是今天就有的。2016年夏天美国新闻媒体就报道维基解密泄露的Salesforce的内部文件就显示Tableau是其潜在的收购目标之一。那个时候正值Salesforce和微软抢着微软收购LinkedIn失败,Tableau的股票之前也因为微软的PowerBI大举进攻而腰斩。
以我一个当时的局内人看,种种迹象表明,Tableau和Salesforce在2016年就谈过,但是可能是价格并没有谈拢。之后Tableau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重组,并聘请了前AWS的高管Adam Selipsky做为新CEO执掌公司。前者暂时偃旗息鼓了,后者也需要更多时间重整公司,所以这个收购就开始搁浅了。

但是,Salesforce想收购Tableau这个事情,是由来已久,并非一夜之间从天而降的。而Salesforce之所以需要收购和整合Tableau,和微软在CRM以及数据可视化上咄咄逼人的进攻势态非常的有关。
为了更好的阐述这个观点背后的理由,我们需要对Tableau和Salesforce先做个简单的介绍介绍。以下的背景内容基于我在极客时间的专栏《技术与商业案例解读》里对两家公司的深度分析。
被收购方Tableau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西雅图,2013年上市。2003年的时候从斯坦福毕业的克里斯· 斯托特和他的导师帕特· 汉拉汉,以及克里斯蒂安 · 夏伯特一起创办了这个公司,分别任CTO,首席科学家和CEO。
汉拉汉是全球知名的数据可视化专家,师从他的斯托特过去6年则一直在做一个数据可视化系统Polaris。该系统还有一套自己的语言VizQL,用于提供数据和可视化的全面描述。这套系统成了后来Tableau的原型,其核心技术VizQL成为Tableau在这个领域独步天下的基础。
之后Tableau的发展就一直顺风顺水,补齐一个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需要的各种能力。公司曾经连续很多年,每年近100%的增长,并最后顺利上市。
收购方Salesforce是美国著名的CRM服务提供商,也是目前SaaS服务最成功的公司。Salesforce成立于1999年,创始人是马克·贝尼奥夫。
贝尼奥夫成名于Oracle,在Oracle工作10年升到了公司的VP,但此后开始觉得软件行业没有前途,并在一次夏威夷度假长考后,觉得未来软件将是订阅服务,也就是现在耳熟能详的SaaS服务模式。之后他于1999年创立了Salesforce公司。公司于2004年顺利上市。
2005年Salesforce做了一次重大转型,推出了Force.com和AppExchange。前者是一个让第三方来写扩展应用的网站,后者是一个第三方应用商店。2006年Salesforce又推出了编程语言Apex,专门在Salesforce平台上开发应用。从此Salesforce进入了快车道。
自2014年开始,Salesforce和Tableau都遇到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微软。Salesforce一直都在和微软旗下的Dynamics竞争。但是这种竞争长期来一直是Salesforce遥遥领先。微软对Dynamics的投入也并不是大张旗鼓。

2014年伴随着Satya的上任,微软对Dynamics的关注和投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016年微软收购LinkedIn并将其和Dynamics的紧密整合,更是令Salesforce感到了极大的不安。Salesforce一度开出比微软高很多的价格,只是其价格包含了大量股票兑换而未获得LinkedIn的青睐。不仅仅如此,Salesforce还试图在欧盟起诉微软的收购反垄断。但是该举动依然没有阻止微软在2016年底完成对LinkedIn的收购。
与之相对应的,在数据可视化分析领域,微软发起了进攻,推出了PowerBI。PowerBI是一个完全基于云端的产品,微软的研发投入也非常的大。不仅仅如此,微软还打价格战,加之微软公司内有很多的周边系统赋能,Tableau在微软的进攻面前显得非常的无力。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Garter对BI领域的魔力象限图的改变。之前一直处于领导者地位很多年的Tableau,被微软的PowerBI硬生生的拉下了领导者的地位。而最近几年,微软PowerBI一直都牢固的占着领导者的位置。
说到Dynamics和PowerBI,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微软的VP James Philips。James Philips曾经是Couchbase的创始人之一,2012年加入微软,开始执掌PowerBI。在他的手下,PowerBI成功的击败了所有的BI平台和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牢牢的占据了Gartner的领导者地位。
之后James Philips又接管了Dynamics,并且开始了PowerBI和Dynamics的整合。在这位干将眼里,Tableau只是小菜一碟,Salesforce是更大的菜。

平心而论,Salesforce作为CRM的领导者,其地位确实不容动摇。但是,Salesforce手里空有用户数据,却在数据分析市场难有作为。即使今年来其推出了爱因斯坦平台,表现依然平平。在数据可视化领域,其和PowerBI的差距更是巨大,就不用说和Tableau的差距了。
而另外一个方面看,Tableau固然在可视化领域依旧领先,但是在其周边技术,比如查询引擎的性能,云端服务必要的运管运维监控系统,对多种数据源的无缝对接,和强大的AI能力的整合,以及数据大规模ETL等诸多方面,都无法和有整个微软生态圈支持的PowerBI对垒。这是小公司对大公司战斗中不公平的一面。
单个对垒已经呈现出了巨大的压力,面对整合了Dynamics和PowerBI的微软,无论是Salesforce还是Tableau,估计都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局面。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Salesforce收购Tableau,整合双方的长处共同面对微软这个强大的敌人,是非常合理的行为。
而且对于Tableau的收购和整合,也让Salesforce第一次可以通过一个工具平台,把手伸进CRM以外的数据平台上,为Salesforce后续对外扩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口子。
对Tableau而言,一方面其数据可视化能力作为一个通用的工具,变现的能力低。如果结合Salesforce的CRM场景,提供专属的可视化能力,变现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另外一个方面,背靠大树好乘凉。之前Tableau无法大规模投入的查询引擎的性能,云端服务必要的运管运维监控系统,对多种数据源的无缝对接,和强大的AI能力的整合,以及数据大规模ETL等诸多方面,在Salesforce这棵大树下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大大摊薄投入的成本。
总之,这场收购,既是一个资源优化整合的过程,更是一个抱团取暖抗击强敌的过程。未来只有结合了Salesforce和Tableau的合体,才有可能在和微软的竞争中,有足够的安身立命之本。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