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个朋友,非常优秀。有一次,他兴奋地来找你,说他找到微信的10大痛点,比如,只能加5000个好友,播放语音时没有进度条,群聊没有管理工具,不能阅后即焚,等等。
他说,他要开发一个“来信”,干掉“微信”这头年迈迟缓的大象,问你要不要投资他。
你投,还是不投?
这个决策的本质,是对“一个比微信好10倍的产品,能不能干掉微信”的预测。
能吗?几乎不可能。
我给你讲个故事。
在PC时代,一位创业者兴奋地来找我,给我看他“自主研发”的PC操作系统,说比Windows好用10倍,一定能帮中国软件业干掉微软。
我说:爱国,就做点真正对国家有贡献的事吧。比如互联网,比如人工智能。就算你的操作系统真比Windows好10倍,也几乎不可能干掉微软了。
为什么?
今天,你拿你的操作系统去找用户。用户一看,真不错啊,而且是国产操作系统,必须支持。然后,他问你:那我常用的办公软件、财务系统、数据库、CRM/ERP/ABCDEFG……都在哪里呢?
你说:哦,这些暂时还没有。但是你先用。等用的人多了,那些软件开发商就会来开发了。
用户一听,一口鲜血吐在屏幕上:你开玩笑吧?这些是我每天的工作啊,没这些软件,操作系统有什么用啊?那还是等软件齐全了,我再用吧。
你只好去找软件开发商:你们在我的操作系统上开发软件吧。
软件开发商一看,真不错啊,我早就盼望有家公司能制衡微软,提升我们的谈判筹码了。
开发!然后,他问你:那么,你有多少用户呢?
你说:哦,我们还没有用户。但是你先开发。等应用软件齐全了,用户自然就会来了。
软件开发商一听,一口鲜血吐在屏幕上:你开玩笑吧?为你开发软件,我需要投入400个人干3年。还是等你用户过亿,再来找我吧。
没有用户,就没有应用软件;没有应用软件,就没有用户。国产操作系统的“对手”,其实从来都不是微软,而是一条“前进一步,后退三尺,越竞争越遥远”的“负向增强回路”。
即便“足够优秀”如苹果,挑战“负向增强回路”20年,今天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依然不到10%,大量的人还是使用Windows系统。
这就是“富者愈富”这个模型的力量。

什么是“富者愈富”?“富者愈富”的全名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我们戴上洞察力眼镜。它的本质是:当资源总量有限时,抢到最多资源的正向增强回路,会激活所有其他竞争者的负向增强回路,导致“赢家通吃”。那怎么办?
苹果公司决定,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转战下一个战场,建立全新的“正向增强回路”,等待微软。这个战场,就是手机。
在iPhone的世界里,当App开发商和手机用户之间,你越多我越多、我越多你越多的“正向增强回路”正式浮出水面时,微软大吃一惊,赶紧加入战局。
但是苹果的“富者愈富”模型已经成型,强大如微软,也只可能“穷者愈穷”。
那怎么办?
微软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决定,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放弃手机业务,转战下一个战场,建立全新的“正向增强回路”,等待苹果。
这个战场,就是云计算。

所以,如何解决“富者愈富”模型带来的“穷者愈穷”问题?不要恋战,你拿下一局,我就跑步进入下一局。
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大量以爱国之名,拿着国家补贴,开发PC操作系统,挑战“富者愈富”模型的公司,最终无一幸存。
如果它们没有恋战,而是跑步进入下一局,发展材料技术、基因科技,甚至是人工智能,也许今天中国已经有100个华为。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一个比微信好10倍的产品,能不能干掉微信?”干掉微信的,可能是抖音,可能是穿戴设备,可能是人工智能,但不会是一个比微信好10倍的微信。
那么,在商业世界中,有哪些“总量有限的资源战场”,我必须要跑步进入,以免别人成功构建“富者愈富”模型,激活我的“穷者愈穷”呢?
你需要关注下面4点:
第一,用户
前面说的PC操作系统、手机应用商店,以及微信,都是在“用户”这个“总量有限的资源战场”里竞争,用自己的“正向增强回路”,激活别人的“负向增强回路”。
这场竞争,旁观者惊心动魄,参与者一路狂奔。
第二,资本
资本金越大,投资收益越大;投资收益越大,资本金越大。这个“正向增强回路”一旦形成,也很难扭转。
科技越来越先进,世界越来越文明。请问,人类的贫富差距,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很不幸,是越来越大。
2010年,全世界最有钱的388人所拥有的财富,超过最贫穷的那一半人口的财富总和。388人,一架波音747就能装下。2014年,只需要85人,一节高铁车厢。2015年,62人,一辆大巴。2017年,8人,一辆商务车就够了。
为什么?因为在“资本”这个“总量有限的资源战场”,抢到最多资本的正向增强回路,必然会激活所有贫困者的负向增强回路,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第三,规模
有些行业的竞争,本质是规模之争。比如插线板。
假设开一个插线板的模具,价格是100万。
A用这个模具生产1万个插线板,每个插线板均摊模具成本100元;B生产100万个,均摊成本降到1元。假如材料成本是30元。那么,A必须卖130元以上的插线板,B可以只卖31元。
31元当然比130元卖得好,于是B越卖越多,均摊价格越来越低,然后就卖得更多;A越卖越少,均摊价格越来越高,然后就卖得越少。
规模效应,是“富者愈富”基模的一个别名。
第四,品牌
越有品牌,客户和优秀资源就越向你聚集,你就越光环四射,然后越有品牌。对个人也是一样。
如果苹果iOS一开始是开放的,那就没有安卓系统了,
几乎大部分行业都有规模效应,带来的竞争壁垒,加上品牌加持,更是打折恒大,强者恒强。
后来者如何判断,是该all-in,还是更换赛道。这就得看竞争对手的是否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或者品牌资产已深入人心。

记得罗胖曾说过,一家新型的创业公司,要想打赢一家大公司,最好的做法不是跟已有的成熟的公司做一样的事,而是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百事VS可口可乐,一开始可口可乐占据着小瓶装的优势,那百事就采取大瓶装的战略,等到可口可乐反过劲时,百事又投入下一个战场。
如果你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你再努力收藏会很少。而如果你去做,别人所没有发现的痛点,但是被你发现了,这个时候你再去努力,会有意思不到的收获。
说到品牌愈强则强回路的形成,超市里热卖的品牌王老吉凉茶是最有代表性的。
2010年,加多宝公司向广药公司租用王老吉品牌的租期到期,广药集团不再租借王老吉品牌。经过了三年的官司,加多宝败诉,无奈把培养了多年的王老吉品牌,拱手还给了广药集团,转而培养自己的加多宝凉茶品牌。
虽然,王老吉是多加宝一手开创凉茶分类的头部品牌,可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培养加多宝品牌,却难续王老吉的辉煌。原因是,王老吉品牌的“富者愈富”增强回路已经形成了。王老吉就是凉茶的代名词,说起王老吉就会想起凉茶,说到凉茶就会想起王老吉。
创新带新的市场,用户教育需要时间和资金,发现新的风口,有没有能力喂养,那就做个千年老二吧。新美大、小米手环就是个例子。

有人说,只要你愿意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是这样吗?
我认为这句话,有个指向前提。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指的是具体的一件事,还是明确一个方向。
如果是具体的一件事,那么对不起,别人已经形成增强回路加上增强回路的领域,就别去凑热闹了。
如果是明确一个方向,比如,现在学习,晚不晚?
什么时候都不晚,比如现在减肥晚不晚?不晚。
比如现在创业晚不晚?不晚……但是,不晚的是创业,而不是创业去再造一个pc系统。
关于要是看到别人挣钱,你也盲从,那有可能是在泰坦尼克号上争头等舱,先入的想脱身,正好你来买单。
当然还有一些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天然的不具备规模效应,或者是局部效应,牙科、美发、餐饮、便利店、鲜花等等是有服务半径,你要判断的是在新商圈闭合之前融入其中。
第一,你要确定你瞄准的行业走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然后,看这个走势的所依附的面是否能快速展开,是否能借助外部势能
最后,这个面所背靠的经济体是否是上升趋势。
如果都是,恭喜你。你已经找到大方向了。
但是!如果所在行业已经有龙头老大并且形成护城河,那你请放弃进场,直接转型。
Why?——赢家通吃
赢家通吃是真正的霸权垄断。
它并非依靠企业内部资源和管理,
而是建立在外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
打个比方:
你看别人家的草地很好,来了好多羊,你眼馋,也撒草籽,想种草养羊。
草籽是需要养护的,而且种植期较长,你一个不小心看护不到,来了一群鸟,它们叽叽喳喳的吃完,然后就飞走了。
你盼着春天草籽萌发,但你不知道的是你的草籽没有了,因为没有草,当然没有羊。
第二年,你吸取经验,赶走鸟,劳心劳力终于盼来了草,来了一头羊。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别人家因为养羊发了家,开垦的草地面积是你的几倍之大,羊是群居动物,单独的羊只会奔向羊群。
想突破牢笼,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创新。

成功的企业需要知道,如果外部的价值网衰退了,我可以用什么办法挣脱这个牢笼。
初创企业,如果只顾着产品的创新,不做价值网的创新,那就是耍流氓。
养羊的大户不只是提供羊肉,羊奶。同时可以开展羊奶皂,羊奶沐浴液,洗发水,羊奶粉,羊奶酪等等。
羊跑了,可以把草地改为池塘,一池鱼苗下去,明年同样丰收,没准儿还有鸭子和遍地野花呢。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创业的路不好走,雨天路滑,还请注意脚下。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