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万圣节,任职于微软Office部门的高级总监Tom Rizzo在网络上对Google大肆调侃,嘲笑Google那年暂停了十几个产品和服务。Rizzo甚至还恶趣味地制作了一张名叫「Google墓地」(Google Graveyard)的图片:Google Buzz、Google Wave、Google Gears⋯⋯。

很快,对Google「落井下石」的微软也遭受了报应。网友如法炮制了「微软墓地」,Soapbox、OneCare、Spaces、Expo、Zune Player⋯⋯被「退休」的服务同样不少。

在微软暂停的众多产品或服务中,有的满是情怀、有的叫人惋惜,而有的则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下面,《极客公园》总结了五款知名度最高的微软「已故」产品,一起来缅怀那些过气的明星产品吧。
MSN Messenger(1999-2014)
1999年,微软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MSN Messenger。虽然之后,微软不断在MSN Messenger上添加各种新功能,包括表情、游戏、震动萤幕等。
2005年,MSN Messenger改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预装在Windows系统中,成为了微软线上服务Windows Live中的一部分。
但这个2005年强势进入中国市场,迅速占领白领电脑桌面的通讯软件,后来却在与腾讯QQ、微信、阿里旺旺、飞信等中国即时通讯软件的竞争中败下阵来。Windows Live Messenger没有将产品很好地进行「中国化」,无法登入、频繁断线以及传输文件速度缓慢等诸多问题导致了它2011年在中国市场占额仅剩4.95%。

2014年10月31日,微软宣布MSN Messenger正式退出中国市场。中国是MSN的最后一个服务地区,至此MSN Messenger停止了在全球的服务,作为一款聊天工具的MSN不复存在,而微软在2011年收购的Skype代替了这个蓝绿小人。
Windows Vista(2006-2012)
2006年,被微软寄予厚望的Windows Vista发布,距离上一版本的Windows XP已有超过五年的时间,这是Windows历史上间隔时间最久的一次发布。
但Windows XP的成功让外界对Vista充满了期待,微软内部也想要打造出一款巅峰的桌面操作系统。但可惜事与愿违,Vista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各种批评,比如对多种硬体和软件不相容,驱动程式存在问题,以及引入了过于繁琐的安全程式等。
也就是在Windows 7即将接棒的那年,科技部落客24/7 Wall St.在《时代》上列出了1999-2009年十大失败的科技产品,不幸的是,Windows Vista排行第一。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2009年4月,Windows Vista的全球占额还不到24%,而Windows XP的占额则高达62%。在2009年Windows 7正式版推出前,很多人在选购电脑的时候,就会顺便要求店家把系统降至Windows XP或升级到Windows 7测试版。Windows Vista似乎成为了「不必要」的系统

就使用体验而言,Windows 7可以算是Windows Vista的turbo版本,但Windows 7完全是基于Windows Vista编写和开发的,算是拥有Vista的精华。
微软为Windows Vista新增了上百种功能,其中,被称为Windows Aero的全新UI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但2012年,发布短短六年之后,微软停止了Windows Vista。
Zune(2006-2015)
2006年11月,微软正式推出了音乐播放器及相关音乐服务Zune。初代Zune比苹果的iPod整整晚了五年。在那五年里,iPod系列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nano / shuffle系列也更新到了第二代。

Zune一登场,就以区别于iPod系列圆润设计的硬朗造型(但也有人认为是笨重)亮相。相比被戏称「白开水」的iPod,Zune 在音质上的表现要更好。另外,Zune也有极具风格化的系统UI(这种风格也延续到了后来微软的行动作业系统Windows Phone上)。
但Zune也有不足,比如听上去很美好的Wi-Fi 同步功能不够稳定,也存在「到了闰年就当机」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固件bug。和产品线已经非常丰富的苹果相比,微软的竞品的确算是乏善可陈。
2011年,微软宣布Zune播放器正式停产。2015年,Zune服务也正式关闭。Zune这个音乐品牌终于还是落幕了。在与iPod竞争的九年里,Zune共推出了四代共七款产品。Zune在刚发售的「鼎盛时期」也只拿下了美国便携播放器市场份额9%,远远低于iPod 的63%。
但Zune和iPod都敌不过日渐强势的串流媒体音乐。2017年,苹果将第六代iPod nano 6也列入过时产品名单。
Windows Phone(2010-2017)
2007年,面对iPhone引领的触控革命,最早是为按键手机设计的Android迅速转向触控手机。而迟钝的微软直到2010年,才发布专为全触控手机设计的Windows Phone 7。那时,iPhone 4已经发布,Android也更新到了2.1。
微软从1996年的Windows CE开始建设Windows Mobile生态,与最新的Windows Phone 7完全不相容。
2012年,微软正式推出了Windows Phone 8系统,这同时激怒了用户和开发者。用户想要使用这一系统,必须选择重新购买手机,因为之前的设备都无法更新到Windows Phone 8。
在开发者这边,他们才递交Windows Phone 7应用,结果微软的新系统让他们重写应用。
而Windows Phone的硬体生态也因为微软的授权战略变得越来越冷清。
在2014年的Build大会之前,微软在智慧手机市场也采取和PC市场相同的战略——对OEM厂商收取授权费用,每台10-20美元。
但当微软回过神来宣布免费授权给手机厂商的时候,2014年,Android已经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占额,IDC数据显示,Windows Phone和BlackBerry等其他手机仅占3%左右。
那一年,Windows 10推出。
微软正在做着平板电脑、手机都在Windows 10达到统一的梦。
因为Windows 10 Mobile生态发展缓慢,用户量太少,微软最终还是砍掉了行动软件。
2017 年,微软官方宣布Windows 10 Mobile停止开发,只对系统提供安全支援。
只是直到现在,人们还是会为那七年间五彩斑斓的Lumia手机感到惋惜。
Kinect(2010-2017)
2010年的E3游戏展上,微软正式推出了Kinect,售价149美元。Kinect是一种类似网络摄影机感应器,它配备了三个构成了3D光深度感应系统的镜头,具备自动对焦技术,还内建了麦克风,可以用来识别语音指令。
有了它,玩家不需要手持游戏按钮,使用语音指令或手势就能操作Xbox 360和Xbox One的系统介面。就像微软说的,它提供了一种「免手持的游戏与娱乐体验」。
一上市,Kinect就迎来了属于它的光荣时刻:在60天里,这款游戏周边装置卖出了800万套,是当时金氏世界纪录上销售速度最快的消费性电子产品。
但新鲜感后,Kinect最终却没有留住玩家。因为体感互动往往只适合应用于运动类和娱乐类游戏,对于需要瞄准的射击类游戏,玩家还是得靠手把操控。
一方面,玩家最终玩腻了娱乐类游戏;开发者不可能放弃手把控制类游戏,转而去做类型受限的体感游戏。
就这样,Kinect的生态陷入恶循环。另外,Kinect只有至少在2×2m(无任何家具遮蔽)的空间才能准确识别玩家身体,这也成为了不少玩家犹豫的因素。

随着Xbox One S、Xbox One X新品取消Kinect连接端口,Kinect的命运也可想而知了。2017年,微软宣布Kinect停产。
Kinect至停产时已出货约3500万部。后来,Kinect的相关技术融入了微软的HoloLens AR眼镜、Windows Hello脸部识别系统中。可以说,Kinect有过辉煌的「前半生」,即便失败了,但它的技术仍在微软的其他产品和服务中得到延续。
以上就是我们精心挑选出的几款最值得缅怀的微软产品。当然,刚刚度过44岁生日的微软仍然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产品淹没在了数位时代的历史长河里。
有些产品和服务的死亡是因为它们不够优秀,或即便优秀,也不一定能存活,因为市场的力量只为那些真正代表未来的产品留位置。
有些产品则是因为微软战略出现失误,它们中有一些,变成了警钟,还有一些,继续流淌在微软的血液里。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