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在传统操作系统领域,一家独大,但是在硬件设备领域,却总是遭遇各种不测风云。因此,也被戏称为「巨硬」。
5月2日,微软在纽约举行新品发布会,微软早前就发出预告,本次发布会的主题将会是教育。因此,新品也主要针对教育市场。
发布会亮点主要集中在新版操作系统Windows 10 S和新款笔记本Surface Laptop。

Windows 10 S可以看作是基于Windows 10的一个精简版本,更适合于教育领域,而Surface Laptop也成为第一款搭载Windows 10 S的笔记本电脑。
对于微软自家的电脑操作系统,广大消费者还是很有信心的,这里不做进一步展开,我们把重点放到微软出品的硬件上。
伴随着新品的发布,也有一大批「旧品」宣告生命的结束。同样,在5月2日,微软官网商城下架了所有的Lumia系列产品,正式宣告,Lumia手机产品线,迎来终结。目前,只有微软官网的产品宣传页面还能看到Lumia650、Lumia950、Lumia950XL三款手机,已经没有官方购买渠道。之前,AI科技报也曾撰文《Windows手机系统,是如何被微软玩死的》,也算是对Lumia手机的一种缅怀。
而微软的B站官方账号,也于近日发布一段广告视频合集——纪念永恒的经典,对Lumia系列产品进行了回顾。

在置顶评论当中,微软官方账号这样写道:「犹记得当时本账户还是为Lumia专设的。如今时光匆匆,变化万千,也是时候向前看了。」

Lumia可能是一个「失败」的系列产品,但是,也是毁在微软自己手上的。而目前,微软力推的Surface系列产品线,是否会重蹈覆辙,还是说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些都必须等待时间的检验。
说回本次发布的新品,Surface Laptop。这一次,微软没有继续使用之前Surface系列的分离式设计,而是回归传统,给我们带来了一款真正的笔记本(Laptop)产品。

它的屏幕和键盘不能分离,屏幕也不能360度翻转,但是,依然采用了3:2的屏幕尺寸比例,并且支持多点触控和触控笔操作。除了价格依然高高在上(起始售价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888元),其他地方和之前的Surface系列完全不同。
微软虽然宣称此次的新品是面对教育市场,可是,这样的价格配置,是否真的适合教育市场呢?AI科技报表示很担忧,当然,如果是教育机构大批量采购,这个我也无话可说。可是,面对其他竞争者,微软就会显得非常被动。
首先,针对轻量级应用市场,已经有谷歌的Chromebook在前。不同于传统笔记本的操作方式,Chromebook的一切应用都是基于谷歌自家浏览器Chrome,使用时需要网络连接,号称「完全在线」。
虽然不能应对比较大型的专业软件,但是,日常工作以及教育领域的使用,还是能够轻松应对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是,Chromebook的售价极其便宜,以惠普推出的11寸Chromebook为例,售价仅为279美元(约合人民币1923元)。如果作为一款只针对轻量级办公和基础教育的产品,Chromebook绝对有足够的吸引力。

美中不足的是,Chromebook必须要保持联网才能实现其所有的功能。目前,只有部分应用能够支持离线状态下工作。所以,其使用场景会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不能保证时刻在线,最好不要考虑Chromebook这款产品。
我们反过来看微软的Surface Laptop,起始售价为999美元(约合人名币6888元)。的确,因为硬件配置的不同,这款产品也不可能便宜,但是这样的价格,说是针对教育市场,说出来可能都没人相信。

由于搭载的是基于Windows 10的Windows 10 S系统,并且可以升级到Windows 10 Pro,所以,在应用场景上,可以实现全覆盖,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同时,得益于优秀的硬件性能,能够胜任几乎一切相关应用和工作。从这一点上来看,Surface Laptop的确是一款优秀的产品。
但是,AI科技报认为,Surface Laptop并不适合教育市场,没有低廉价格来吸引学生群体,很难获得教育市场的青睐。而Windows 10 S这款经过精简后的操作系统,可能才是比较适合教育市场的产品(当然,操作系统也不是免费的)。
换句话来说,可能Surface Laptop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微软的真实目的,应该是想做一款轻薄本,企图占领传统轻薄本市场。那么,又必须要面对一个反复被提及的问题,微软该如何应对其他OEM厂商。
OEM指的就是,代替微软生产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电脑的其他电脑厂商,比如惠普、戴尔、联想等。毕竟,大量操作系统的预装、出货、更新,还是得依靠这些OEM厂商。可能,微软为自己设下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其高昂的产品价格吧。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回顾一下Surface系列产品的发展历程。作为当下微软所热捧的硬件产品,微软对它做了些什么,才使得它保持如今的勃勃生机。
2012年,微软正式发布了Surface这个品牌,为大家带来了Surface系列平板电脑。当时,微软推出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基于x86架构,也就是普通电脑架构,搭载英特尔处理器,预装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而另外一个则基于ARM架构,也就是纯平板电脑, 搭载Windows RT系统。

而后,Windows RT系统被证明是微软布局当中的一大败笔,最终被微软自己放弃。而基于普通电脑x86架构的Surface则幸运的活了下来。
之后,微软基本延续了第一代Surface的外观设计,陆续更新了后来的Surface Pro系列,虽然一直以笔记本电脑自居,但是,众多消费者还是用这一系列和苹果的iPad系列进行比较。其实,两者根本就属于不同的硬件阵营。只是Surface系列采用的平板电脑模式,再搭配键盘盖使用,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Surface系列,很快就凭借出色的性能表现和超前的工业设计,俘获了一大批粉丝的心,主要还是OEM厂商不够给力。微软在这条硬件道路上的探索,显然是比较成功的。

2015年,不满足于此的微软,又发布了一款追求极致性能的二合一笔记本——Surface Book,和Surface Pro一样,屏幕和键盘也能分离,但是,不同的地方也在于此。键盘除了担当键盘本身的功能以外,还配备了电池和独立显卡等其他硬件,当两者相结合之后,能够使笔记本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当然,售价也是水涨船高,最低配置版本也达到了1499美元(约合人民币10333元),而配备了独立显卡的高端型号,其价格就更加惊人。

除了消费级市场,微软也将Surface的领域拓宽到了专业级。2016年,微软发布了Surface Studio,这是一款28英寸的一体机产品,同时支持多点触控和触控笔。而起售价也高达 2999美元(约合人民币20672元)。
可以看出,微软对于Surface系列抱有极高的期望。但是,无论是哪一个细分类别,都有一个基本共同点,那就是价格昂贵。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微软采用了先进的工业设计,硬件性能也足够强悍,不过,微软却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其一是产品定位,其二就是和其他OEM厂商的协调关系。
微软之前,对于Lumia手机的市场定位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自己在传统电脑操作系统上的垄断优势,就希望借此来发展手机操作系统。却没有想到,手机操作系统和传统电脑操作系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导致最终的失败。这里的原因说得比较片面,具体的原因更加复杂,并非如此单一。
而现在Surface系列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所以,微软自家的硬件产品是有先天优势的,而这种优势,就让它找不准方向。以此次发布的Surface Laptop为例,微软显然是想在教育领域发力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难以实施的。
从Surface Laptop的售价来看,显然不是面向教育市场的,因为普通学生是没有办法负担起如此昂贵的笔记本产品的。市场上有太多同类型的产品可供选择,它们的价格和Surface Laptop差距可不是一点点。而Windows 10 S这个新版操作系统也并非独占,其他的设备同样能够使用。这就使得它的优势非常不明显。
另外一方面,微软作为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商,需要依靠和OEM厂商合作,推广操作系统的安装和普及率。而现在的情况是,微软自己也开始做硬件产品,这就和OEM厂商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此前,Surface Pro系列,就已经造成了轰动,抢占了其他OEM厂商的市场份额,但是,毕竟二合一笔记本市场规模有限,所以造成的影响也不算太大。
而这一次,微软进入传统笔记本领域,企图扩张笔记本市场份额,抢占更多市场。这就会让其他OEM厂商感到不安了。所以,微软对于自己产品的价格定位都比较高,和相同配置的其他产品相比,几乎没有任何的价格优势。这个,一方面是微软工业设计成本造成的,另外一方面,也是微软为了和OEM厂商区别开来的刻意行为。
也就是说,微软想要发展硬件产品,其实是会受到诸多限制的。微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家软件公司,最早就是靠做软件起家的。在传统PC时代,微软一直靠和OEM厂商合作,推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产品,几乎没有自己涉足过电脑硬件这一领域。坚持这么多年,终于按捺不住,想要自己来做产品。之前,微软比较成功的硬件产品就是XBOX游戏机,作为能够和索尼大法抗衡的游戏主机产品,的确是算得上成功了。
而现在,微软似乎是准备走上一条软硬结合的道路。但是,微软也不能抛弃之前合作的OEM厂商,所以,情况就显得比较尴尬了。既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同时又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这种合作又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关系。如果只是单纯的硬件合作,还可以找其他硬件厂商,但是,Windows操作系统独此一家,其他OEM厂商别无选择,只能和微软合作。
目前,除了苹果MAC还有能力「自娱自乐」以外,没有任何操作系统能够替代Windows的地位。而微软,自身的硬件制造能力也不足,必须依靠其他OEM厂商的硬件,才能保证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断推广,以及进一步的市场覆盖率,还有新平台的更新率。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只有两者共同合作才能建立起Windows整个生态系统。
微软只有制定不同的市场定位,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才有希望在硬件市场当中成功突围,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地位。Surface应该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未来的路,还要慢慢走。大家也不愿再看到下一个「Lumia」。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