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消息,近日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文明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分论坛上,进行了《连接青年好奇心,蓄力向上网络文化》的主旨发言。

周源:知识的力量源自每一个普通人的分享
周源在现场谈到,知识的力量源自每一个普通人的分享,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可信赖的解答。年轻人通过分享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彼此,同时也让网络中充满了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一种“认真你就赢了”的文化,这是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同场嘉宾还包括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全国青联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杨扬等。
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取、交流信息,同时也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在网络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中,既可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也可能出现充满负能量的“网络垃圾场”。可以说: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如何推动正向网络文化?怎样通过网上文化交流促进青年成长?周源和其他嘉宾的精彩发言为大家带来了新启示。
知识分享人人平等
演讲伊始,周源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近期在知乎的提问为例。他的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一经提出后,广受关注并引发热议。知名生物科学家、活跃科普人士、创业者、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等近百个行业的用户参与回答。而回答方向涉及数据存储和传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5G 通信、电池技术、汽车、流行病学、电商、高等教育、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但与旁人先入为主印象所不同的是:在知乎,并非只有名人的提问才会被关注。很多普通网友提出的问题,也会获得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讨论和解答。周源还提到一位名为“一竹”的用户事例。“一竹”的真实身份是网络文学作者, 他也参与了马化腾提问的讨论;而此前他自己之前的提问《有哪些读书学不来,却很重要的素质?》获得了22 万人关注和近1500 万次阅读,热度甚至高于马化腾的提问。
借这两个提问,周源表述出他的个人观点:一个问题被关注,跟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有多少粉丝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和这个问题本身是否需要被解答密切有关。在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分享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知识的力量源自每一个普通人的分享,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可信赖的解答。
前不久知乎发起的互联网洞见者活动亦诠释了周源这一观点。马化腾、徐新、陆奇、刘慈欣,《连线》杂志创始主编Kevin Kelly、Quor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damD'Angelo等十位知名科技人物聚焦互联网行业与人类未来,接连在知乎上提出前瞻问题。在这些问题下,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年轻人与科技领军人物进行平等对话,就问题本身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启迪、指引互联网未来十年的发展。
相互帮助追求新知,关注质量而非流量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才有助于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传播。对于网络文化价值观,周源表示:“互联网上不仅仅是流量文化、粉丝文化和功利文化。我们的年轻人通过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彼此,同时也让网络中充满了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一种认真你就赢了的文化,这是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周源:知识的力量源自每一个普通人的分享
在现场,周源还分享了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知乎用户的故事。由于知乎的提问是可以进行公共编辑的,过去周源经常会发现自己的提问被改动;通常是更正错别字,或者去掉啰嗦的表述。周源一直以为这个总在提问区相见的朋友,不是知乎的同事,就是身边熟识的人。而前不久他才发现:这位如此认真的人是一位在课外培训机构教小学语文的老师。她从 12 年开始就一直做知乎公共编辑志愿者。过去 6 年,她做了50000多次公共编辑。通过自己语文方面的积累,她帮提问者纠正语法、错别字、表达方式等错误,让一个问题更容易被理解,让汉语正确使用方式被更多人知道。无疑,她是年轻人通过自己擅长的知识帮助别人的典范。
在周源看来:网络是一个大空间,而不是一个大染缸。对于网络文化发展走向这件事,周源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他说:“今天的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质量;今天的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爆款,而需要更多的个体,去为他们提供舞台;今天的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声量,而需要更多的声音,让认真的声音不再被淹没。”
作为科技公司,应当在推动网络文化正向传播、推动社会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周源认为: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一家公司、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该更加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进程中的定位,应该更多关注到网络文化的成长。在此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 10 年中,科技公司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和积极的角色,但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下一阶段,科技公司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解决这些矛盾。只有当我们回归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出发点,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以下为周源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知乎周源。知乎,就像这个名字一样,我们是以问答社区为核心的知识分享平台。问答,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最基础的方式。我们通过问答,彼此交换着对世界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而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
说到问答,让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看到这个问题,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什么样的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呢?互联网从业者?还是基础科学的专家?如何才能高效获得解答呢?
事实上,这是 Pony 两周前在知乎的提问,这个提问引起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让我们像看《黑客帝国》一样提前看到人类未来。一开始有物理学优秀回答者海伯利安这样的活跃科普人士、知名生物科学家饶毅,天仪研究院 CEO 、航天创业者杨峰等人从粒子物理学、脑科学和天联网角度去分析。接下来,这个问题很快吸引到了很多基础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来回答。在他们的回答里,数据存储和传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5G 通信、电池技术等是热门关键词,有人开始从基础科学突破难以预期、人类发展的技术焦虑等角度做了回答。随着问题热度的上升,更多行业的人加入讨论。汽车、流行病学、电商、高等教育、金融证券、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从业者都来了,大家开始谈到农业升级、无人工厂、无人汽车等等话题。到今天,这个问题已经有 3300 多个回答,回答者来自 91 个行业,他们的回答还在影响更多行业的人。
在这个问题下,大家可以看到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很多的学生,他们在这个问题下的讨论和马化腾这样的科技领军人物是“平辈儿”的,大家可以就这样一个问题来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可能和大家平时常说的“粉丝”,那些社交媒体上明星大腕的追随者,有很大差异。
当然,大家可能会想,因为是马化腾的提问,本身他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他提的问题也会受到很多的关注。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很多没有很多关注度,本身不是名人的用户,他们提出的真实问题,也会获得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讨论和解答。比如这位叫“一竹”的用户,他的真实身份是网络文学作者, 他这次也在 Pony 的提问下做了回答,其实他自己之前的提问《有哪些读书学不来,却很重要的素质?》有近1500 万次阅读和 22 万人关注,热度高于 Pony 的提问。
可以看到,在知乎,一个问题被关注,跟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有多少粉丝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它和这个问题本身是否需要被解答密切有关。其实在一次提问的背后,可能代表了很多的东西,真实的好奇心,一个人的兴趣,或者是生活或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东西确实和一个人所处的领域、行业以及身份地位关系不大。在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分享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知识的力量源自每一个普通人的分享,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可信赖的解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上不仅仅是流量文化、粉丝文化和功利文化,一种更积极的网络文化正在不断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年轻人通过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彼此,同时也让网络中充满了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一种“认真你就赢了”的文化,这是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事。知乎的提问是开放的,是可以公共编辑的。我发现,有个人经常改动我的提问,我的提问写错字,她帮我改掉错别字,我的提问啰嗦,她就把废话去掉。总在提问区相见,我一开始断定这个人肯定是自己人,要么是同事,要么是亲友团。前不久我才知道,她根本不是同事,而是一个在课外培训机构教小学语文的老师。她从 12 年开始就一直做知乎公共编辑志愿者。过去 6 年,她做了 50000多次公共编辑。通过自己语文方面的积累,她帮提问者纠正语法、错别字、表达方式等错误,让一个问题更容易被理解,让汉语正确使用方式被更多人知道。
这位语文老师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我们希望像语文老师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今天的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质量;今天的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爆款,而需要更多的个体,去为他们提供舞台;今天的互联网不需要更大的声量,而需要更多的声音,让认真的声音不再被淹没。
网络是一个大空间,而不是一个大染缸。我想,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一家公司、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该更加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进程中的定位。而对于科技公司,应该更多的关注到网络文化的成长。我前几天在知乎刚提了一个问题《科技和科技公司的发展,与社会产生了哪些矛盾?未来将如何解决?》
2008 年我刚开始创业,那时的科技公司都还比较小,任何微小的进步——产品、模式或技术——都让人兴奋和鼓舞。10年后的今天,我们周围的科技公司规模都很大了,已经深刻的影响了我们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让人产生了更多的担心和焦虑。科技公司快速发展的 10 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和积极的角色,但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我想在下一个阶段,科技公司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解决这些矛盾,解决好了,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最后我想说,网络文化是什么?我想它或许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潜意识。我相信其中一定有大家发自内心想去鼓励和发扬的东西。让我们回归“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出发点,让我们呵护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和追求新知的文化。一起再出发。谢谢大家!
http://news.zol.com.cn/702/7027540.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news.zol.com.cn/702/7027540.html report 9259 11月9日消息,近日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文明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分论坛上,进行了《连接青年好奇心,蓄力向上网络文化》的主旨发言。周源:知识的力量源自每一个普通人的分享 &nb...;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