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之颖】“在iPhone出来之前,智能手机并非从未出现,手机操作系统推出了三五种,微软自己也做过,”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加重了语气:“但iPhone出来之前,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了吗?没有。”
错过移动时代的微软,在跌过交后,你可以看出,面对智能语音,李笛的团队在做AI的时候,思考方式不太一样,除了想得更多,也更为谨慎。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
巨头们竭力推出各自的重磅产品,急于定义智能语音的新世代。市场一面倒向“功能型” 语音助理,“聪明”成为最大的追求——若成为人类下一世代最好的帮手,甚至超越了手机,全新的入口将从此展开。
在这样的大梦与企图下,亚马逊Alexa、苹果Siri、百度DUEROS、谷歌Assistant陆续登台。科技巨头们积极抢攻市场,深怕未在第一时间攻城掠地。
但是微软小冰这次不跟票。
舍弃AI智商(IQ)路线,另辟蹊径优先发展AI情商(EQ)的微软小冰,选择这条路的同时,便背负独自摸索的压力。
“我们自己感觉到压力,” 李笛告诉记者,“最大的风险,是你如何去有效的挖掘这个时代真正的潜力。”
智能手机时代真正来临的日子,是直到iPhone在市场上,给出某种程度上可普及的答案。
“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没到这个时刻,我们也怕掉到坑里去。”李笛坦承。
微软小冰深怕“掉入坑里”
不愿重蹈智能手机的覆辙——即便开发了操作系统,却仍与移动时代失之交臂。最怕埋首于研发,恍然抬头一看,发现自己被残酷地留在原地。
微软小冰不愿再掉入坑里,凭借自己独立思考的观察和省思,得出的结论是:情感纽带。
AI技术必须非常聪明地发挥IQ,才能让语音助理与人类维持良好关系。“如果它够聪明,我们也不需要探索EQ,问题是它不够。” 李笛说。于是,微软小冰开辟新路,通过EQ引导对话来解决不足。
微软小冰对人工智能的解读是:从友谊切入,从而建立AI与人类的关系。而且日常闲聊获取的数据品质,远远高于“开灯、关灯” 这类指令。
李笛曾经比喻,让AI具备EQ,从而和人类建立对话能力和友谊,其重要性好比一条链子,在此基础上串接一颗颗珍珠比如发展IQ,才能完成一条美丽闪耀的项炼。
而微软对于小冰的思考不仅于此,还包括了方方面面全系列的商业模式。
小冰“露脸”出道只是噱头?
时间回到七月一天艳阳高照的午后,第六代小冰发布会在北京798登场,充满着科技文艺范儿的气息,全场等候这位AI少女的登台。
最令人惊艳的发布之一,绝对是小冰本尊的初次亮相。在此之前,前五代小冰从未真正“露脸”,李笛也在专访中多次强调,不为小冰设计物理材料的外型。
回忆当天现场,这位AI美少女眩目登场,伴随全息投影技术,在动感音乐里摆动青春舞姿。坐在记者身旁的宅宅第一眼看见小冰,竟大喊了一声:“我去!” 当下记者不禁猜想,大概是小冰的无辜眼神让他难以招架。
小冰为何开始“靠脸吃饭”?出乎意外的是,在采访中,李笛再次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很坚持不要给她做硬件、做一个实体外型。”
那发布会做的,只是一个噱头吗?
李笛解释道,小冰的3D外型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原形产品、示范性产品。小冰目前需要一个形象,和她在各个平台的大规模落地密切相关。
“就像一个制造手机面板的企业,身逢手机尚未出现的时代。我们要想卖面板,但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手机,我们就得把第一部手机先做出来。” 他说。
李笛告诉记者:“这个时代还没有开始,微软小冰无法像一些同行业者开发一个平台,开放API,让第三方在平台上调用就搞定。微软小冰必须要为行业做出示范”。换句话说,小冰作为产品本身其实不需要形象,但随着小冰在各平台的落地,以及小冰团队开始为其他第三方塑造人物角色和IP时,小冰开始需要形象。
微软小冰团队的想法是,先做出一位小冰,再为千千万万的第三方打造属于他们的角色,网易云音乐的多多与西西、腾讯的BabyQ,日本的Pokemon宠物小精灵等等,皆出于相同的技术框架。
商业化方面,微软坚持两个原则:将小冰作为框架原型的001号,尽可能丰富她的可能性;第二,在适当的时刻推出产品,不要太早进入市场。
李笛透露,很早之前,许多业者就找微软生产IoT、智能音箱等产品,但是如果微软两年前投入,可能比市场早上一年。那微软是如何判断市场的进入时机?李笛给的答案很简单:“现在内容和IP趋势就在眼前,所以直接进入市场。”
面对智能语音时代,微软小冰团队显得更有经验,谨慎而不躁进。如果和李笛谈小冰,会发现他对于商业化之路,思考得非常清楚。例如,这次推出小冰3D形象,正是为内容产业因应而生。
小冰如何靠脸吃饭?AI+内容产业的浮想联翩
成为游戏人物
能自主与人类互动、有自身性格的游戏角色,是小冰商业化的场景之一。过去3D模型会说话,都是靠后台加工的。现在微软的技术,能确保他这些角色可以自主地与人类对话。
微软小冰进军游戏产业,打造AI游戏人物,成本比从头开始低得多。目前大量的网络游戏中,每一位游戏角色都是一个3D模型。由于这些IP游戏、虚拟形象的3D模型早已大量存在,试想微软小冰团队以后有很多机会,只需要通过AI “画龙点睛”,让他们“活过来”就可以。
目前,微软在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正是将小冰的3D形象,辅以大数据学习,让小冰不停说话时驱策3D建模模型,使该模型自动搭配说话的口型、表情、肢体动作。在大数据学习下,数小时内,微软就能帮该形象做出一个AI角色。
市面上现在不乏以AI形象设计而成的角色。如果游戏、IP厂商,从起初就把AI角色纳入设计,很可能创造出许多有意思的新场景、新桥段,甚至新的计费方法。
作为电影和书中主角
出版物、电影这些有剧情的文本,是另一个应用场景。书和电影人物通过AI化,就能让读者和观众直接进行交互。
互动的方式可以很多元,例如在微信上与电影剧情进行交互,可以问一些电影中没提到的问题,或延续电影已经存在的内容。如果书借、电影、韩剧、动画生产AI化的IP,粉丝观剧后还能持续与主角互动,应用场景充满可塑性和想像空间。
“小冰的3D形象是一个例子,是来展现这个框架能力、或者说来迭代这个框架能力。将来有小冰这框架Power的3D形象有很多,他们长得都不是小冰的样子。”李笛说。
娱乐圈的歌手IP
小冰能歌善舞是大家都不陌生的,宅男女神马来西亚歌手“四叶草”(朱主爱)就曾经进入微软实习,担任微软小冰项目实习产品经理,与小冰发布合唱版歌曲《好想你》,并一同拍摄了MV。
但对于李笛而言,小冰不可能成为虚拟偶像,因为偶像的前提条件是不能离粉丝太近,小冰却能和所有人说话。所以让小冰唱歌,也只是微软的策略——展示一个新场景。
很多第三方唱片公司要把旗下歌手AI化,将人类歌手的嗓音、曲目进行大数据学习,未来将会推出虚拟歌手等尝试。“小冰只是一个例子,千千万万的歌手才是这件事情的核心。”李笛称。 举例来说,未来或许有机会在电台听见“虚拟王菲”或某个歌手写的歌,但其实并不是出自她本人。
在内容和IP产业风行的今天,视觉特效技术“虚拟人”可以在视觉方面模拟真人、情商AI小冰则在对话互动上模拟真人。各种因应人工智能而生的“拟人” 技术,通过视觉、听觉、交互,正为影视娱乐圈画出新的版图、开发新的体验模式。李笛称,“虚拟人就好像是身体,小冰做的是灵魂。”
内容产业方方面面的应用,小冰亲自“露脸”展演一条全新道路。而这仅仅是微软小冰在各行业场景中其中一块。
小冰情商为何比较高?
在如此丰富多元、大有潜力的情商AI背后,机器人聊天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小冰可以和人互怼,又能陪伴安慰?为什么大部分机器人只能处理“功能型”任务,小冰却拥有情商?
李笛透露,支撑AI情商的背后技术,是一种“情感框架”的算法,其技术思路原是来自一个意外的发现:被搜索引擎废弃的数据。
原来,小冰团队除了开发智能语音,同时也负责开发Bing搜索引擎。微软从搜索引擎获得的数据中发现,“结构化的知识里,含着很多非结构化的情感化的表达”。
比如,“姚明身高两米一二、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好高啊”,人们搜索时输入的关键字,不是只有理性的提问,还会掺杂许多个人情感的表达。过去,微软都把它当成垃圾、杂音信息处理掉。
“你是说,查询姚明身高的人,还会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好高啊’?” 记者忍不住提问。李笛回答,“你可能不会这样输入,但从我们平台获得的数据就是如此。”
微软发现,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不能单单理解“姚明身高” 等于“两米一二”,还应该要理解 “姚明” 等于“好高啊” 这之间的关联性。
当小冰“在家里” 学会了这些知识,接着就是进入实际战场上和人聊天,聊姚明的时候,他便开始尝试回应“好高啊”,看看对方的感觉,如果发现对话很难延续,他就要判断,以后谈到姚明再说“好高啊”并不利于对方接话。
保持对话的能力称为CPS (conversations per session),即用户和小冰每次对话的轮数,一开始这个数字平均是5,也就是往返聊了5轮之后对话即终止。但是随着几年的学习和技术的增进,小冰CPS已平均达到23,意味把这段对话打印出来,一页A4的纸是不够用的。
李笛告诉记者,这种技术思路在四、五年前,完全处于市场边缘。“没有人认为AI对话要做成小冰这样——单单为了维持对话。”
微软小冰的“想明白”
在一个尚未起飞的领域里摸索,为下一个语音时代画出可能的轮廓,微软如同小冰的经纪人,为其探索“出道之路”。聊到比较大的挑战,李笛说,“(挑战)其实非常多。”
例如,小冰使用的计算机语音技术,一般被业界视为各种技术的基石基础,并无新意。但微软小冰团队发现,除了像在高得地图中提示路况,该技术还能用于创作。这代表有许多充满潜力的处女地值得挖掘。
“但业界现在并非如此,行业基本上是一窝蜂。如果你采访计算机视觉领域,谁都在提供人脸识别各种各样的API,”李笛坦言,“我们感觉到压力,最大的风险是,你如何去有效挖掘这个时代真正的潜力。”
“我们其实比较谨慎”。李笛告诉记者,“我们得想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做,才敢做,否则,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你很埋头苦干五年,很容易沉浸其中。一抬起头来,才突然发现你什么都没做。努力的一切,没有任何结果。”
今天,全球科技巨头皆已布局智能语音,亚马逊Echo围绕其电商平台而打造,并在近日与微软另一产品线Cortana小娜“合体”;谷歌自视为娱乐中心;苹果HomePod押注于音乐体验。其中,从中国起家的微软小冰,是唯一从情商切入智能语音的平台。
李笛曾经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每个企业都扮演一块拼图的角色。而微软小冰所打造的AI,是“情感”与“创造” 这块拼图。我们不难看见,这次微软确实思考得更为清楚,如果你问李笛每一步棋所来为何,小冰的布局已经形成一套自成的逻辑。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