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华为!封杀中兴!
这是近几年来美国政府最忌惮的中国科技龙头,以至于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两家企业旗下设备产品在北美市场的登陆。
一系列的禁令下来,让华为、中兴只能暂时低调。
但有一家企业,却在华为的眼皮子底下,悄悄的杀入了美国通信设备市场,在统一通信设备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

这家企业,名为亿联网络(300628)。
1
什么是统一通信 (Unified Communication)?
所谓“统一通信”,统一的是计算机技术和传统通信技术,把两者融为一体的新通讯模式。
其核心内容是:让人们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
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你是否有点晕?
其实理解起来并不难,最简单的落地产品就是SIP电话,又叫VoIP电话。

没错,就是十几年前火过一段时间的IP电话。(因为VoIP电话主要用的是SIP协议,其他的协议已经没人用了,所以这几个称呼其实说的是一个东西。)
2003年前后,基于IP电话的低价格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电信运营商曾经在这块市场上投入了颇大的热情。
当时被誉为“华为太子”的鬼才李一男,出走创业港湾网络,拳头产品之一就是IP电话设备。
可惜的是,由于IP电话对传统固话网络的冲击太大,很快就被政策层所禁止了。
这个行业也就此边缘化,李一男的传奇随风逝去,而另一个叫陈智松的人却渐渐站上了历史的潮头。
陈智松,1966生,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1993年至2000年,在厦门中科大辰信通迅产业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大辰信")开发模拟电话机,历任中科大辰信董事、副总经理。
中科大辰信当时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下属企业,主要做的是传统的模拟电话,技术含量不高,很快就不行了。
于是陈智松,带领着吴仲毅、周继伟、卢荣富等人创办了专注于IP电话的亿联网络。
国内市场不行了,亿联网络被迫转向海外,从参加外国展销会、拿低利润率的小单做起,一步步渗透,十几年过后,最终成为了世界级的通信设备巨头。
2012-2017年,亿联的复合营收增速为36.77%,复合净利润增速为47.03%。
2018年中期业绩,公司实现营收8.4亿元,同比增长22.74%,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4.43%。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表示震惊,这家伙的净利润率竟然高达48.8%!
他是怎么做到的?!
你要知道,即使是世界上最牛逼的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英特尔、华为都做不到这般的利润率水平啊。
2
IP电话,听起来似乎技术门槛不高。
但这个行业有几个特点:
第一,这是个小众市场,2015年,全球SIP市场规模为8.1亿美元,近几年的复合增速约为18%左右。
由于市场蛋糕不大,通信巨头们也就不太重视,比如思科、华为都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竞争激烈程度有限,也就让一些小众的专业厂商得以享受垄断份额,目前该领域的前5名厂商就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
2017年,该行业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转折,来自中国的亿联网络超越了老牌厂商,美国的宝利通,成为新的行业霸主,占有率约26%。
宝利通,作为原来的霸主,产品质量和技术积累是毋庸置疑的,亿联之所以能够将之挑落马下,核心竞争力就一点:性价比。
举个例子,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两者的通话质量基本是没有差别的。
但就功能上而言,宝利通强调专业性,每样功能都很强大,设计、材质也是顶级,并且需要配置专业的外置设备,价格自然不菲。
亿联则是强调易用性、一站式解决,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便宜,一套设备下来价格只有前者的一半左右。
结果,两者很快就形成了对市场的分割:有钱任性的大企业,选择宝利通,对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选择亿联。
两者的定位差异,类似于手机行业的格局,有钱的买苹果,钱少一点的就选择小米、OPPO,其实质量都不差。
3
问题来了:
我们都知道,国产手机们定位性价比,利润率普遍都不高,与之类似的亿联网络,又是如何做到50%的净利润率的呢?
市场竞争格局的相对较好,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
另一个原因在于,亿联也在逐渐向高档的大企业市场拓展。
毕竟已不是早年的吴下阿蒙,作为在这个领域积累了十几年的老司机,亿联的市场规模可以确保他拥有足够的实力向宝利通挑战。
价格更贵,定位于大企业客户的T4系列产品正快速成长,逐渐取代早期定位于小企业客户的T2系列产品。

由上图可知,早在2016年,来自T4的收入贡献占比已经高达47%,超过了低端机T2的29%。
这正是其利润增速比营收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亿联是个典型的科技公司,在其700人的员工里,研发人员数量高达350人,占比达51%。


咦,IP电话为什么会要这么高的研发投入呢?
曾有媒体披露,亿联的终端芯片其实是采购自美国的德州仪器、博通等企业,本身不具有核心技术,因此质疑其利润率的真实性。
如果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行业的产品加工、组装的成本并不高,真正的成本来自软件的开发投入。
比如,声音的回收技术、杂音的去除技术,视频的压缩与传输等等。
亿联新一代的T5设备,是和微软联合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配合微软的软件,实现更流畅的音视频传输。
所以,表面看起来,亿联做的是制造业,但本质上,更类似于软件行业。
当然,我们也很清楚,其竞争对手宝利通的研发人员比例有可能更高。
但不要忘了,宝利通的研发工程师薪酬也比亿联的工程师薪酬要高出好几倍,也就是说,亿联的性价比战略中,很大一部分的竞争力是来自中国的工程师红利。
4
掌握着工程师红利的中国企业,一步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挤垮了欧美的巨头,这样的故事我们听过不少。
华为就是祖师爷。
但问题来了,华为既然已被美国封杀,难道亿联就不会吗?
目前看来,问题还不大,毕竟IP电话只是一个小众市场,远不如5G设备的战略性要害。
即使特朗普霸王硬上弓,非要扣上25%的关税,亿联以其超高的利润率,也有足够的空间去抵消其负面影响。
亿联的估值一直不高,PE也就20倍左右,和他高速的业绩增长、超高的利润率相比,简直就是便宜的偷笑。
当然,便宜的背后,也跟投资者对他的诸多顾虑是紧密相关的。
毕竟是一个业务收入95%以上来自海外的公司,贸易战、汇率波动,都是极大的风险。
还有一个问题:都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厂商了,未来的成长性又有多少呢?
不会撞到天花板了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IP电话的渗透率。
因为IP电话对模拟电话具有技术优势,彼此替换会是一个大趋势。
从行业数据来看,全球IP通信的市场渗透率还不算高,即使是最成熟的北美市场,渗透率也只有30%左右。
其他欧洲国家的渗透率在10-20%之间,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受制于政策,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放长远来看,IP电话在历史的浪潮中也只是一个过渡产品。
更重要的,其实是视频会议设备市场。

根据Frost&Sullivan 的数据,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由2010年的20.9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6.6%,预计2019年将达到80亿美元的空间。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相当于IP终端5倍以上的大市场,并且由于云服务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功能将被整合进视频会议系统,孕育更大的商业价值。
亿联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蛋糕。
目前,其350人的研发人员中,有大约一半的人投入了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发中。
但这块蛋糕啃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要求更高,在MCU,压缩、解码等各个环节都有很强的技术门槛。
其次,因为行业空间大,也引来了众多巨头的激烈竞争。
根据IDC2016年数据 ,思科、华为、宝利通,三家巨头占据了全行业77%的市场。
在国内,华为的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看起来亿联似乎很难占到便宜。
但亿联并不怕。
就跟当初做SIP电话一样,从低端做起,从中小客户做起。
大企业有技术优势,但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通常将精力集中在高毛利率的高端产品上,重点服务于大企业客户。
如此,便会忽略了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
亿联便以此为切入点,开发度身定制的产品,并以华为三分之二左右的价格,抢夺份额。
业绩数据显示,亿联的视频会议业务2016-2017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83.44%、94.59%,发展强劲。
2018年上半年,相关营收7260万元,增速为128.91%,进一步加快。
似乎,再也没有谁能够阻挡他飞奔的脚步了。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想,“这家公司我能投吗”?
这不是一个拍拍脑袋就能轻易做出的决定,因为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关注“君临”获取。
作者:君临团队.
更多成长股分析、行业解读尽在“中国新一代投资研究服务机构”——君临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