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 2014 年 2 月萨蒂亚·纳德拉正式从史蒂夫·鲍尔默接过微软 CEO 的接力棒时,微软正在被硅谷和华尔街边缘化。彼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如火如荼,然而却没有微软的位置,曾被寄予厚望的 Windows phone 早已跌破 4% 的市场份额;而在 PC 市场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微软的企业级业务也在被以亚马逊为代表的云计算厂商所侵蚀。
外界同样不看好纳德拉的前途,这位 1992 年就加入微软的老兵,先后在微软云计算部门、在线研发部门任职,纳德拉对于微软的熟知程度以及上任之后的一系列内部措施,都为接下来微软的转型打下了基础。
根据 2017 年《快公司》的报道,纳德拉在内部最为人称道的举措是要求高层阅读一本名叫《非暴力沟通》的书,这本书的核心命题是探讨如何通过同情心展开合作。事实上,在纳德拉的「前任」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时期,微软的内部文化充满了内斗的基因,下图是漫画家 Manu Cornet 的一幅经典漫画,充分展现了微软的公司文化。

也正如纳德拉上任第一天发给员工的邮件所言:「我们这个行业并不尊重传统,只尊重创新」。过去的 4 年多时间,纳德拉的微软通过技术创新、商业运作重新赢得了硅谷极客和华尔街分析师们认可。
如果说比尔·盖茨的微软是开疆辟土、前无古人的 1.0 时代,史蒂夫·鲍尔默的微软是埋头赚钱、乏善可陈的 2.0 时代,此时的微软,则正在步入到一个全新的 3.0 时代。在这个时代,微软收缩个人消费业务,更专注于 B2B 业务;收购LinkedIn;将 Windows 的开发团队拆分成了「平台」和「体验」两个团队,还包括一系列裁员、部门合并,着重加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板块等。我们就重点来分析一下这些变化。
云、物联网
纳德拉在出任 CEO 之前曾负责 Azure 云平台的相关业务,该产品一直以来的强劲表现为他的升任提供了助力,他一直秉承「Cloud first, mobile first」的理念,清楚表明了他的态度。

在云计算市场,很少有公司能称自己为成功。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为54亿美元,似乎已经相当可观。相比之下,微软「智能云」同期的27亿美元收入,规模只有 AWS 的一半。
事实上,微软的云计算业务远不止此。
如果把 Office365、Azure云平台、Dynamics365和微软其他云业务都加起来,去年第一季度收入就已达到38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更是高达60亿美元。这么说来,微软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亚马逊,同时,基于业务类型,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软云的利润可能更高。
公有云毋庸置疑一直是云计算业务的基础,而兼具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云业务方案正逐步成为更具灵活性的市场趋势。Azure IoT Edge 是微软今年面向端智能,即边缘计算提出的重点业务模型。
微软宣布将开放 Azure IoT Edge 资源,让开发者能够对边缘应用进行修改、调试,进行扩展、添加功能,部署到 Linux 和 Windows 等多种环境中,同时开发者拥有对端设备更高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作为示范性合作案例之一,微软宣布和大疆在无人机行业应用领域的合作与探索,包括农业、建筑行业、公共安全等场景,并推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FarmBeats。此外,在 Azure IoT Edge 上,微软与高通合作推出了定制化视觉服务,能够让无人机或其它工业装备无需连接到云端就能做出快速响应。
Azure Sphere,则是微软考虑到物联网安全与联网议题所提出的工业级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经过特殊设计的安全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和云端安全。尤其在芯片层,微软开发了「全新级别」的微控单元(MCUs),性能是旧款 MCU 的五倍,采用特别为 IoT 而优化的 Linux 内核,并使用了基于云的安全服务。
这些设计将免费授权给合作的厂商,首个采用这一解决方案的厂商为联发科——第一个 Azure Sphere 芯片 MT3620 由联发科公司开发,预计将于 2018 年第三季度公开发售。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表示,目前,每年全球有 90 亿片微控制器被安装到各种机器中——从家用电器到工厂设备,但只有 1% 具有联网功能,Azure Sphere 力图打开这一市场。至此,公有云、混合云、物联网(Azure IoT Edge)、Azure Sphere成为微软云计算业务的四大核心。
收购LinkedIn,获得「新」机
2016年6月,微软宣布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LinkedIn),此后外界评论不一。然而,LinkedIn在2017年强劲的业绩表现平息了所有的怀疑。LinkedIn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为9.76亿美元,第四季度更是增长到13.35亿美元,37%的年增长率是整个微软15.6%年增长率的两倍。
纳德拉曾在一次电话会议上对此置评:「我们从一开始就相信LinkedIn和微软的合作会给全球的职场人士带来巨大的经济机遇,会使专业和精英人士更有价值,更加成功。一年多过去了,我们很高兴我们为用户、消费者和股东所创造的价值。」
事实上,拥有超过4.33亿的用户,超过1.05亿的月活跃用户的LinkedIn,给微软带来了价值远不止在收入和利润上。
首先,LinkedIn弥补了微软在社交领域的缺失。对于微软来说,社交方面的布局一直是头痛的问题。放眼全球,Facebook立足于社交,Google也有Google+,其他对手均在社交领域有所作为的时候,微软显得格外沉默。
2005年,微软开始了Wallop的设计,希望通过以终端应用的形式来构建的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的Bebo等产品。2006年,Wallop从微软拆分,成为一家独立的初创公司。2008年,Wallop走向了倒闭。到Google推出Google+之后,微软也急于推出新的社交产品,2012年12月,微软研究院开发的社交网络Socl正式上线。这个拥有当时最简洁的浏览界面并拥有强大的必应搜索引擎支持的社交网络却表现平平。
因此,这么长的时间里,尽管微软在IT界的地位仍是无可撼动,但这个帝国也不得不担心社交领域巨头的异军突起。一支能与其他社交网站正面交锋的军队正是微软此刻亟需的。
LinkedIn另一个巨大的价值在于数据。
Facebook涵盖了用户的各种信息,例如想法、兴趣、上传的图片、到过的地方等,而且这些信息会随着人们的品位和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然而,在职业领域,定义一个人的则是规范得多的一套标准:住处、年龄、工作单位、职业、学校、专业以及GPA。对于客户来说,这种数据更易理解和利用,根据这样数据的投放也会更加精准。
其次,LinkedIn很好地串联起微软的业务架构。微软CEO纳德拉在会议中表示,Linkedin会保留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独立性。Linkedin CEO杰夫·魏纳(Jeff Weiner)会留任Linkedin CEO,加入微软高管团队,并直接向自己报告。纳德拉强调,微软和Linkedin拥有共同的使命,就是支持世界每个人和每家企业实现更大价值,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关联世界每个职业人士,帮助他们更具生产力和更加成功。这就是微软收购Linkedin的目的。
Linkedin和微软Office 365以及Dynamics业务拥有很强的协同效应,而这正是微软的核心业务所在。微软会通过面向个人和企业的诸多业务订阅模式以及广告,加速这三块业务的交互和协同。这方面存在显著的增长机遇。他表示,微软拥有12亿Office用户,Windows 10装机量超过3亿,Office 365月活用户7000万,Dynamics用户800万人。但这只占到微软可触及市场范围的9%,这意味着微软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现在,微软又拥有了Linkedin的4.33亿用户和1.05亿活跃用户。微软的企业服务图谱和Linkedin的职业社交图谱整合前景令人激动。
LinkedIn将成为连接微软诸多业务之间的社交架构,无论是Outlook、Excel、Skype、Powerpoint、Word或是SharePoint。微软强大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为LinkedIn增长迅速的信息流带来提升,帮助后者增强广告变现能力。

个人业务的取与舍
今年5月,美国运营商Verizon正式将Lumia 735手机从商城撤下。这意味着,美国境内不再有任何官方销售渠道供购买搭载微软操作系统的Lumia手机了。在维持了数月的「已售罄」状态之后,Verizon终于做出了这一决定。现在在Verizon的商城上,Lumia 735只剩下了支持页面。或许这一天比想象中要来得晚,但最终还是到来了。
早在 2017 六月,微软已经将全线Lumia手机从自己的官方商城撤下。尽管今年二月期间,几款Lumia手机曾在微软商城短暂上线,但其销售情况如何则无从得知。至此表明,微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个人手机硬件业务。
微软Build 2018开发者大会上,纳德拉宣布了一系列Office 365的升级措施,包括支持跨平台的多设备协作服务,以及兼容第三方智能语音助手。从此,Microsoft 365的设计理念将中心从设备转换为人。Office 365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继续使用,甚至用户在苹果MacBook上未完成的工作,可以继续通过Office 365在 Android手机上完成。
未来,微软自研的智能语音助手小娜(Cortana)将主要用于工作交流,帮助用户规划时间日程,以及收发邮件等办公需求。像查看地图、呼叫出租等生活类服务,将交由第三方智能语音助手。
会上,微软公布了第一家合作对象——亚马逊Alexa。从现在开始,用户可以在微软电脑或者亚马逊Echo音箱中,同时唤醒小娜和Alexa。
截止目前,微软称 Office365共拥有1.35亿活跃用户,约3千万年度购买用户,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随着众多 AI 功能的加入,Office365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随着微软进入一个着眼于云计算、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 B2B 业务模式,组织架构趋于整合,亚马逊、Oracle,甚至Facebook 和 Google 这样的公司都会渐渐感受到压力。
但苹果或许会感到开心,这是因为Windows和个人 PC 业务地位的弱化,无疑是将广大的市场留给了苹果的 Mac 产品线,甚至是从 Apple Watch, iPhone,到iPad和 MacBook的全产品线,都有可能提高市场占有率。

不过,传闻微软会在下半年推出平价版 Sureface,跟 iPad 分一杯羹。
新 Surface 将搭载 10 英寸屏幕,小于 Surface Pro 笔记本电脑配备的 12 英寸屏幕,售价约为 400 美元,将采用类似于 iPad 的圆角屏幕设计,不同于当前机型使用的方角屏幕设计,并且加入USB-C接口。不知道此举是否能为微软争回一些市场呢?

从营收来看,尽管在最新的2018财年Q1财报中,Surface业务收入增长12%,整体超过10.37亿美元(Surface Laptop销量驱动),但在之前的财报中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同时,与2017财年Q1营收相比,微软个性化计算业务收入只增长了1%,情况有所好转,但整个财报的亮点依旧是云业务。
从销量来看,根据IDC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Surface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同比增速分别是27%、86%、-30%,可以看到自2016年开始Surface的出货量便开始逐渐走低,PC市场整体低迷情况也影响了Surface的销量。
虽然硬件利润微薄,需要大量投入,但Surface系列中任何产品的成功带来的都不仅是硬件本身的收入,消费者使用软件或服务带来的收入同样非常重要。「Surface之父」Panos Panay曾表示,「软硬件的一体化结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是微软打造未来计算的基础。」
Surface系列的初衷是打造全栈式产品,给用户带来最佳的产品体验。因此,不管是Surface、Xbox还是其他产品,硬件的作用体现在软硬件的展示层面,这也构成了微软和苹果在个人消费产品上的差异化策略。
写在最后
上月,微软迎来自己 43 岁的生日,这家影响人类计算革命的公司还远未老去,和同等年纪的苹果(苹果成立于 1976 年,现在 42 岁)一样,仍在继续左右着人类计算的未来。
微软在云、企业市场以及社交领域的布局与投入,在过去四年让公司市值增加了 5000 亿美元,从而也在 2018 年年初一举突破 7000 亿美元(上周最新的市值为 7557 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这是资本市场对于微软 3.0 时代的暗示,同时,随着微软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领域的研发和布局,新老技术与各色场景结合后的巨大想象空间,也吹响了下一波增长的号角。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