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 资料图
安卓(Android)系统的“使用活动量”超过了视窗(Windows)——虽然仅有万分之二的优势,却让2017年成了人类科技史的一个转折点。
近日,分析公司Statcounter调研发现,今年3月,安卓系统的占有率达到37.93%,首次超过Windows的37.91%,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操作系统。
Statcounter的调查数据来源于其250万个网页,根据超过每月150亿次的页面浏览量来跟踪两个操作系统的活动量,得出了这个结论。
在此之前,微软开发的Windows系列视窗化操作系统,作为世界PC软件的先导,自1985年问世发行,以绝对领先的优势霸占全球最大操作系统宝座三十余年。
相比以往人们感官和体验上的模糊界限,实打实的市场份额数据,终于为移动互联网浪潮的胜利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在过去数年间,这股浪潮已经淹没了一家又一家传统科技巨头,而作为最新一位“当事人”,微软会成为下一个牺牲者吗?
“什么都没做错,是世界变了”
2007年问世的安卓,最初只应用于手机,如今已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电视、数码相机、游戏机等领域,但它的增长仍主要依托于手机市场。
2011年第一季度,安卓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移动操作系统第一,但在整体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上却仍然微乎其微。
直到五年前的2012年3月,安卓的份额还仅有2.37%,彼时的Windows份额依然保持在八成以上。
差距缩小是这两年的事,2016年的同一时间,随着PC市场持续低迷,Windows份额滑落到47.32%,而安卓的份额则首次达到29.34%。
于是,移动终端内部的操作系统排位赛,终于上升为全终端争夺战。而仅仅一年时间,Windows就安卓被反超。
与此同时,来自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共出货了14.7亿台,历史最高的出货量,当然,由于基数过大,相比2015年增速放缓,仅增长2.3%。
尽管如此,种种行业趋势表明,移动终端已赢得这场胜利,来自苹果iOS这一封闭系统的数据同样验证了这个说法:截至目前,iOS系统的活动量早已经超过MacOS系统,甚至已是后者的近三倍。
对于微软而言,这场胜利的意义,则是Windows正渐渐失去主导地位,2015它和英特尔的Intel处理器重振的“Wintel生态联盟”,也再次瓦解。
在2016年初,无论是主做通信设备的华为、主营家电的TCL还是互联网手机品牌小米,都不约而同瞄准了PC市场,争相推出针对商用高端人群的“二合一”笔记本。
这在当时似乎暗示着凋敝的PC迎来了春天,然而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
Statcounter首席执行官奥登·卡伦表示,“虽然Windows仍统治着84%的桌面市场,但在其他市场,安卓系统已经完全击败Windows”。
市场研究公司NetMarketShare公布的3月份数据显示,安卓拥有62.94%份额,是移动设备市场上领先的操作系统,而iOS市场份额为33.39%。Windows Phone排名第三,市占率仅为1.33%,比上个月下降了0.08%,几乎名存实亡。
有人评价微软就像当年被数码冲击的胶卷巨头柯达,“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世界变了”。
被瓦解的巨头
与迟迟未能变革的柯达不同,无论是操作系统本身的升级,还是在硬件层面,微软其实作出过一系列移动化努力。
2012年发布的Windows 8操作系统,曾是微软视窗系统产品史上变革最大的版本——微软的第一款跨屏终端系统。
为了同时适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Windows 8不仅同时兼容Intel、AMD和ARM的芯片架构,还采用Modern UI界面,让各种程序以磁贴的样式呈现,同时提供屏幕触控支持,大幅改变以往的操作逻辑。
然而,此举并未带动Windows平板设备的兴起。
而其几乎同时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由于不断更新架构,使得开发者需要不断投入成本更新平台上的官方应用,直接导致成批开发者退出平台。
绝路之下,微软发出大招——推出了大一统的操作系统Windows 10。
谁料,它依然没有摆脱过去传统的产品导向思维,新版本系统再次更改架构,意味着原开发者代码再次报废。此时,从开发者到用户几乎已完全失去推倒重来的耐心。
这样的事情仍在继续,3月底,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三名用户针对微软提起了诉讼,声称该公司的Windows 10升级程序破坏了他们的数据和电脑。
不仅如此,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54.4亿欧元(约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及其大批专利组合的授权。这一向移动终端领域的尝试,也遭遇滑铁卢。
在宣布收购之后三年不到,微软先后经历了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其中大部分员工来自诺基亚)和对手机业务进行根本性重组,最终在2016年,微软以3.5亿美元将诺基亚低价转手给了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智康和HMD Global公司。
微软2014年临危受命的新CEO萨提亚·纳德拉认为,收购诺基亚根本就是一个错误,微软不应该转而发展智能手机硬件,将时间与资源浪费在Windows Phone上,而是大力发展应用程序与服务,且不必对“用户在谁开发的设备上使用这些程序和服务”耿耿于怀。
这个曾在PC和移动业务上陷入僵局的老牌IT巨头,如今头也不回地走上了云计算转型之路。
下一个IBM?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企业级市场虽不及消费级领域那般为公众熟知,却实实在在地承载了整个业界四分之三的营收来源。
如今,和此前另一家转型企业级市场的科技巨头IBM一样,微软的云战略也已经完全铺开,定位企业级市场、生产力SaaS、职场社交、云服务辅以人工智能完全布局到位。
为了弱化个人PC业务,纳德拉甚至在2015年9月将公司原有5个业务部门调整为3个。
其中,“生产力与业务流程”部门对应Office业务,“智能云”部门对应Windows Server和其他基础设施产品,“更多个人计算业务”部门对应的是原Windows OEM(非Pro)业务。这样的做法意在财报上显示操作系统并非微软唯一主营,云和生产力将与之同等重要。
虽然此番转型也付出了高昂代价,但是,至少在资本层面获得了认可。
2016年10月,在公布2017第一财季财报后,微软公司每股价格突破60美元大关,时隔17年,刷新1999年创下的每股59.9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然而,一个无法忽略的是事实是,直到现在,Windows和Office依然是微软最重要的两大“现金牛”。
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中,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手机和游戏业务在内的个人电脑部门贡献了118亿美元营收,同比下跌5%;包括云办公软件服务在内的“生产力和商业处理”类业务营收增长10%至74亿美元。
并且,尽管微软方面声称Azure营收同比增幅高达93%,使用量同比增长了一倍,但并未公布智能云”业务中Azure云计算服务的具体营收数据。
而包括微软Azure云服务在内的“智能云”业务营收增长8%至69亿美元,与营收靠前的两个业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不可否认,当前微软的大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从战略到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考验的是公司的决策效率、运营效率等多个方面。
PC时代大公司病缠身的微软,能否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提高曾经以“年”为单位的更新频率,并提高管理效率,改变在决策和运营上迟缓不止的现状,才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