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微软身份认证部门总监Alex Simons发布长文称,该公司将把比特币、以太坊等公链的技术应用于分布式身份识别(DID)系统上,并将率先在微软身份验证(Microsoft Authenticator)APP上使用该技术。

与当今其他身份识别方式不同,分布式身份识别系统不受任何单一的中央机构(如政府或大型科技公司)的控制。换句话说,该系统可以不用审查,让个人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份和信用信息。
在研究多种分布式身份识别系统后,微软最后选择了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公链,因为他们认为公链既能保护隐私,又能实现自我所有(self-ownership)以及无授权即可访问相关信息。微软在其公告中表示,
在分析了多个去中心化存储系统、共识协议、区块链以及各种新兴标准后,我们相信公链技术及其协议非常适用于分布式ID。
长期以来,身份识别都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微软指出,比特币、以太坊和莱特币是三个适用于搭建分布式身份识别系统的基础平台。
近年来,与身份识别相关的区块链项目不断涌现,包括Blockstack ID和uPort等。
微软计划通过DID的方法实现,该方法遵循W3C工作组所制定的特定标准。但微软目前还没有公布具体如何实现分布式身份识别。
那么,为什么公链就非常适合做分布式身份系统的基础呢?
以比特币为例,它解决了双发在无法建立信任关系(或无需信任关系)的情况下达成共识的难题。没有任何政府或其他中央实体能够控制或审查基于公链的身份信息。
虽然通过同盟也可以让许多特定当事人(非中央实体)建立信任,但公链能确保这些身份协议的基础层是充分分布式的,且不可被破坏。
批评者过去认为,基于公链的身份识别系统成本高昂且网络难以扩展。但微软方面认为,区块链的第二层系统可用来减少必要的且昂贵的链上交互。这与闪电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后者能拓宽比特币支付的应用场景。
微软还驳斥了简单扩大区块容量来处理链上大量交易的方式,他们认为这是不充分的扩容解决方案。
虽然一些区块链社区已经提升了链上交易能力(如增加区块大小),但这种方法通常会降低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并且无法使系统达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每秒数百万次的交易量。为克服这些技术障碍,我们在区块链第2层协议上形成合作,这些协议运行在公链上,以实现全球规模,同时保留世界级分布式身份识别系统的属性。
目前尚不清楚微软从支持分布式ID的概念中获得了什么。但我们可以从互联网当前状态中做一些推论。在微软的诸多产品中,领英(LinkedIn)无疑是分布式身份识别技术最明显的用例,因为它被看作是集成个人教育与工作经历的信用系统。
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微软在分布式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尝试,标志着该公司有意将自己与谷歌和Facebook的运营模式区分开来,即不把自己的财务未来押注在用户数据上。
原文:https://www.forbes.com/sites/ktorpey/2018/02/12/microsoft-to-embrace-decentralized-identity-systems-built-on-bitcoin-and-other-blockchains/#660d9a635ada
作者:Kyle Torpey
编译:Connie
稿源(译):巴比特资讯( http://m.8btc.com/4566644-2) 版权声明:
作者保留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巴比特立场。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