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微软发布了旗舰级笔记本Surface Book 2,这款“性能怪兽”曾被外界定义为MacBook Pro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三个月过去了,关于这款产品的销量以及Surface接下来在中国市场的规划等问题,微软副总裁、市场营销与消费者事业部、设备与混合现实市场营销负责人伊丽莎白·哈姆伦(Elizabeth Hamren)逐一作出了解答。
在伊丽莎白看来,自Surface Book 2推出市场后,市场反响非常热烈。她用“对整个销售业绩感到很满意”来形容这代旗舰级笔记本的销量,不过并没有提到明确的数字。
同时她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Surface Book系列的购买者大多是从事创意、游戏、以及使用复杂高端应用的用户。
微软所做的调查显示,鉴于Surface Book系列将移动设备的外观和台式机的性能集为一身,而且屏幕还可拆卸等特点,软件开发者和对于高性能计算有要求的用户会非常喜欢Surface Book系列的产品。微软还发现,无论是Surface Pro还是Surface Book,购买者中有较多用户是中小企业的企业主。
而对于即将在中国发售的15寸Surface Book 2来说,其潜在的用户关注更多的则是性能,例如专业的游戏玩家,或者对独立显卡有特别高要求的应用使用者。

在Surface Book 2去年发布时,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曾在其报道中提到这款新品定位小众群体,但伊丽莎白则有另外一种解读。
实际上Surface系列主打的是整个PC市场中的高端PC市场。在微软看来,提供高性能配置的“二合一”产品有利于应对PC市场下滑的现状,而“二合一”也是整个PC市场中最为健康、发展态势最为强劲的一个细分领域。
伊丽莎白还提到,微软预判上述细分市场还会持续增长,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不断加大对该市场的投入。目前用户普遍对笔记本的便携性、可拆卸以及能够支持墨迹书写等创新功能有极大的需求。
在加入微软前,伊丽莎白曾任职于Facebook,并担任Oculus市场营销和销售副总裁。对于MR(混合现实)在未来的使用场景以及市场预测,伊丽莎白分享了她的观点。
她认为无论是VR、AR还是MR的发展都很漫长。VR只是整个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步,最终我们会以MR这一单一类别呈现。也就是说,VR和AR只是在发展历程的早期同时存在的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但随着技术向前发展,最终两者会融合。
伊丽莎白强调,不需要过多纠结于概念上的区别,至少对微软而言,MR涵盖了VR和AR。“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预期之中的设备外形应该像一个眼镜,它很轻,非常容易携带。这个眼镜给用户的体验可以是完整的、沉浸式的VR体验,也可以是一个透视过去的AR体验,不过它最终会是一个MR的眼镜。”

截至目前,微软的MR有两条产品线。第一条线是基于HoloLens,主要服务企业级市场,大部分还是商业用户,例如医疗、制造、教育行业等等。
另一条则偏向个人普通消费类市场,做MR头戴式设备。目前微软和OEM合作伙伴(惠普、戴尔、联想、宏基、华硕、三星等多个硬件厂商)一起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包括市场的观念普及和需求培育。
谈到目前MR的技术进展,伊丽莎白认为还处于早期阶段。
以下是部分采访实录:
界面:您这次为什么来到中国?
伊丽莎白·哈姆伦:我在去年 3 月份重新加入微软公司,一开始是负责 MR 业务,现在是 MR 和 Surface 都由我负责。中国市场对微软来说非常重要,就我具体负责的业务领域来说,Surface 产品在全球排下来,中国市场位居第二位,是未来我们看到增长机会最好的市场之一。
这是我以微软员工身份第一次来中国出差,因此感到非常兴奋。这次来首先要和我们中国团队同事见面,围绕个人消费产品和企业级市场,以及混合现实、Surface 市场进行讨论。我还会去见一些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包括负责MR零售和软件方面的合作伙伴,他们所开发的软件与 HoloLens 的关键应用相关。另外,还会去见一些 MR 方面的硬件伙伴。
我对未来中国市场有非常热烈的期许,因为我认为不管是对 Surface 产品,还是对MR 产品,中国市场都存在着切切实实的巨大机会。
界面:能否透露下13 寸 Surface Book 2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销量情况?中国用户存在哪些共性?
伊丽莎白·哈姆伦:我们很高兴地看到 SurfaceBook 2 自推出市场之后,市场反响非常热烈。我们对整个销售业绩感到很满意,这款产品不管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的本土市场上都广受欢迎。
就使用目的来说,我们会发现那些对于高性能或者最高性能水平的笔记本电脑有要求的用户,最容易受到 Surface Book 产品吸引,比如创意工作者、游戏玩家、以及使用复杂高端应用的使用者。这款产品将移动设备的外观和台式机强大的功能集为一身,而且屏幕还是可拆卸的。
我们看到这一类用户对于生产力或者生产效率方面有非常高的期许,比如说像做一些软件开发的工作,以及对于高性能计算有要求的用户会比较喜欢我们的产品。
而 Surface Pro 的用户对于 PC 的生产力和移动便携有着一定的要求。Surface Pro 有不同的模式,既可以启用电脑模式、还可以把屏幕单独拆下来使用平板模式。用户选择 Surface 全系列里面哪一款产品,还是要看他个人的使用偏向。
我们发现无论是 Surface Pro 也好,还是 Surface Book,使用者的背景都有一些共性。其中比较多的用户人群是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他们需要提升商业管理方面的办公生产力,还有一些就是对于生产力要求特别高的个人用户。
稍后我们还会看到 15 寸的 Surface Book 2 也会来到中国市场。对于 15 寸的 Surface Book 2,其潜在的用户更多关注性能,比如专业的游戏玩家,或者是对独立显卡有特别高要求的那些应用的使用者。
界面:目前全球 PC 市场出现了下滑态势,Surface 如何应对?
伊丽莎白·哈姆伦: Surface 系列产品主打高端 PC 市场。二合一产品应该是整个 PC 市场中最为健康、发展态势最为强劲的一个细分市场。我们预判该细分市场未来还会持续增长,因此会继续加大投入。
我们会对市场进行细分研究,判断哪些特定的细分市场依然有强劲的、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我们发现如今消费者对于 PC 的移动便携性和性能要求比较高,又希望产品的形态是多变和可拆卸的。同时他们还希望 PC 能够融入墨迹书写这种创新功能。
界面:AR 和 MR 的概念市场整体推进速度并不快,您觉得过去这几年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吗?接下来微软会有一些市场策略上的调整吗?
伊丽莎白·哈姆伦:MR 肯定是个趋势,它会有比较突破性的发展,MR 的技术确实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能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
过去 VR 市场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有四个原因: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去用VR太繁琐,过去的技术是从外到内,MR 则是由内到外。你用 MR 头显,房间里面不用设置任何东西,把头显插进电脑就可以用。第二,过去很多人使用一段时间会头晕,但我们给很多记者试过 MR 设备,并不会有头晕的感觉。第三是价钱的问题,MR 的硬件技术已经到了比较普及的价位段。最后关键的一点是,Windows Mixed Reality 将会带来愈发丰富的体验。将来,你会看到越来越多 MR、VR 的应用能够在微软应用商城里面下载。
Jared Andersen(微软公司Surface及HoloLens产品中国战略总监):过去一年MR 的市场反响和市场应用比其他行业更快,像教育、医疗、制造业和一些政府部门。301 医院的医生就用 HoloLens 来做病患膝盖、背部或者臀部的手术,目前用 HoloLens 做的这一类手术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200 例,要知道HoloLens 正式进入中国也就是在去年 5 月份。
通过 HoloLens 技术的使用,我们可以将这种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推广到中国各个地方。比如医生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医疗水平发达的一线城市,通过HoloLens 来实时的给偏远地区的医生做远程手术指导。对我们而言,现在的挑战是如何把它规模化,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几十万例的数量级。
界面:具体的挑战是指什么?
Jared Andersen: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整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能力的建设。以医疗行业为例,微软在中国有两个非常专业化的合作伙伴。我们对合作伙伴做了大量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搭建出适合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两个是肯定不够的。我们要想扩大规模,这样高水准的合作伙伴起码得有上百个才可以。这是需要假以时日的。
伊丽莎白·哈姆伦:我们需要很多方面的投入,比如我们软件方面需要做得更强,还要让整个市场加深对我们产品的理解。有的时候我发现和一家公司谈,或者是跟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谈,他们甚至还不知道我们有这个能力。
界面:微软如何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让消费者知道 MR,并且愿意购买?
伊丽莎白·哈姆伦:基本上我们有两个产品线。第一条线是基于 HoloLens的,主要服务企业级的市场。偏个人普通消费类的市场,我们先主要做 MR 头戴式的设备。我们会和 OEM 合作伙伴一起提高消费者对于我们产品的认知和了解。这些伙伴包括惠普、戴尔、联想、宏基、华硕、三星等等多个硬件的合作伙伴。
界面:微软最早做的是 AR,现在推出 MR 的产品之后,在微软内部产品路线有什么不一样?VR 产品是否还会涉及?
伊丽莎白·哈姆伦:我们认为VR、AR、MR 发展是一段漫长的路程。VR 只是技术发展历程当中的一步,最终会演变为MR。也就是说 ,VR 和 AR 只是在发展历程的早期同时存在着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但是随着技术向前发展,最终 AR 和 VR 会融合。对于微软来说,MR 涵盖了 AR 和 VR。从长远来看,我们预期之中的设备外形应该像一个眼镜,它很轻,特别容易携带。这个眼镜给用户的体验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沉浸式的 VR 的体验,也可以是一个透视过去的 AR 体验。
Jared Andersen:不管是 VR 还是 AR,微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开发人员可以用单一的平台来开发设计外形各异,性能不同的硬件产品。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 VR、AR 设备,或许在未来还会有其他外观设计的设备出现。但不管是什么,万变不离其宗,它底层的开发平台是单一的一个。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