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科技评论报道:2017年10月20日,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在腾讯大厦组织“智能专委会——走进腾讯AI Lab”活动,俞栋博士应邀参加。 AI 科技评论出席会议进行报道。

俞栋博士于2017年加入腾讯,现任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杰出科学家和副总经理。加入腾讯前,他在微软公司工作了19年并任职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他是语音识别和深度学习方向的资深专家。
此次活动中,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机器人与智能系统专委会(以下简称“智能专委会”)希望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询问两位人工智能专家的意见,并共同讨论如何找到人工智能的落地机会、如何在深圳形成产学研共同支持进步的人工智能生态。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多位会员到场参与讨论。

智能专委会秘书长邹月娴首先从产业趋势角度讲出她的观察,她认为AI技术方面学界和产业界结合非常紧密,同时AI技术也正在从技术开拓型的公司逐渐向技术跟进型的公司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疑问在于如何看待AI技术的产业走势,AI技术又如何在深圳市落地。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的想法是,希望学术界人才能和业界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业界企业有着许多具体应用场景的经验和数据,而学术界有许多新颖的方法但找不到好的应用场景,联合起来之后,业界企业也就能更好地想办法让技术落地。毕亚雷还举了他们曾经和腾讯联合研发腾讯小Q机器人的例子,在他看来这虽然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但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研发过程中实验室培养了许多人才;这样的合作如果能更多一些,就能形成更多的研究和应用联动,促进并维持蓬勃的生态。

俞栋博士赞同研究和企业需要合作的观点,同时分享了他对创业路径的看法。对于“先找场景再找技术”和“先有技术再找场景”,他认为后者很难成功,需要综合性的技术;从场景开始创业更容易成功。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涌介绍了他认为的生态链条。他认为,首先要通过研究和应用的结合构造“人才垄断”,暨培养出的人才都自然而然地使用某一类产品或技术;然后进入到各个企业的这些人才会继续把这些产品和技术大规模应用下去,形成“技术垄断”;最后就可以形成“市场垄断”,从中获益。这其中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在混沌市场中从人开始抓住生态的养成,形成产业化的AI教育,最终覆盖各个层面。

华为消费者BG软工副总裁&智慧工程部部长张宝峰结合他在华为的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中国AI人才底子薄的状况,然后介绍了华为对AI人才的培养方式、对AI研究和AI生态的举措,以及AI计算和的未来趋势。

在会议室中,各位参会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稍后的晚宴上也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相信此次会议为机器人协会的各位带来了一些人工智能时代应该如何应对的直观感受,大家也都期待深圳的AI产业能够像电子信息产业一样快速落地、快速发展壮大,形成健康的产学研联动生态,让中国的AI企业、AI产品成为AI应用的主力军。
AI 科技评论报道。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