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到Windows Phone的字眼,是一个微凉的午后,秋风带着窗外和煦的阳光洒向室内,匆匆关掉了不擅长的游戏,一条有关微软的RSS映入眼帘。那时的我,还是诺基亚与塞班的拥趸,虽说对于新生的Android保持着好奇,但Milestone粗制劣造的做工和缓慢的触控体验实在难以让我对它的未来提起兴趣。
我就像如今的学生党那样,手里攥着积攒了一个假期的零花钱,觉着买到了心爱的手机,就有了全世界,而现在看来尚还稚嫩的心里,满满地被诺基亚N8所占据。而Windows Phone就只是可以被忽略的“新闻”罢了。

可命运从来都会和我们开一些玩笑,比如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囊中空空的我没有买到心心念念的N8,也和想要买的HTC Desire HD失之交臂,意外用上了代号为“Schubert”的HTC HD7,这是我的第一款Windows Phone手机,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一晃眼7年过去,代表着Windows Phone的Joe Belfiore无奈发推,宣布微软将不会再为Windows的手机业务提供新的硬件以及功能,这意味着微软最终没有逃过7年之痒,将Windows系列手机永远定格在2017年末的秋天。
“好景不会每日常在,天梯不可只往上爬”,这是谢安琪《喜帖街》的歌词,却也贴切这个故事中读出苦涩的回味——毕竟最好的时光过去了,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

美好畅想的Windows Phone,曾有着最现代化的理念
2010年登场的Windows Phone作为Windows Mobile的后续版本,在推出之始,微软就提出了三大设想:世界性的切换动画、流畅的直觉式交互和排除无用干扰的高速信息流传递,而这三大设想无疑在7.0版本中全部得以体现。
首先是世界性的切换动画和流畅的直觉式交互,在Windows Phone横空出世的2010年末和2011年初,Windows Phone在高通8250单核处理器的带动下,流畅的滑动和帧数足够的动画足够让当时处于远古时期的Android众机感到惊叹。事实上还不仅仅如此,Windows Phone平台早期的流畅也体现在一些细节的交互处理上,比如点按按钮的按压回馈、输入键盘点击时系统发出的声响反馈都颇有划时代的意义。

Windows Phone本身也以信息流传递为核心,作为这一设想的体现,微软将Metro摆在了UI设计的主要地位。Metro设计首先出现于微软Kin系列手机以及Zune播放器,其风格采用大量大字体的Titie,以信息本身为主题,微软认为这种风格的主体应该体现“光滑、快和现代”等元素。这也致使Windows Phone本身的风格化与主流的iOS、Android完全不同。


这一设计的有点在于统一以及低廉的学习成本,微软希望信息在Windows Phone中通过Metro界面能够简洁清晰、快速的、并以内容为主的方式进行展现。以此为基础,微软在第一个版本中设计了People、Music&Video;、Picture、Games、Marketplace和Office六个不同的组件,这些组件以全景视图的方式在平面上水平切换,它首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图,在水平方向上扩展内容到屏幕之外,来展现不同的控件、数据和服务,就好像把它们排布在一张横轴的画卷上。通过这一系列规范,早期Windows Phone的应用程序不仅在UI上取得了统一,更在交互上以滑动做到了一致,用户在使用符合Metro规范的应用时几乎不在需要花费过多的学习成本,统一的Application Bar几乎已经完成了直觉式交互的目的。

但这仅仅是系统层面 WP的配套服务处处体现着仓促
虽然有着完整的UI设计理念,但Windows Phone7.0版本登场之时,却并没有让大多数用户感到满意,在系统以外的各方面,处处体现着微软的仓促。首先,在编写Windows Phone7.0版本的初期,微软即便仍然使用CE为核心,但却废除了Windows Mobile的大量代码,这导致Windows Phone与Windows Mobile的应用无法通用,在APP呈现爆炸式增长的2010-2011年,号称十万应用程序无所不能的APP Store已经成为iPhone的杀手锏,谷歌旗下的应用商店也已经初出茅庐,而Windows Phone本身却要从头开始。

其次,微软为了安全考量,也没有开放应用的文件读写,传输音乐、图片以及视频只能依靠缓慢的Zune客户端,这本身就为新用户设立了一道不小的门槛,要知道,作为Zune播放器连接传输的客户端,Zune在最初并没有提供完整的手机文件管理功能,因此各种报错的错误代码就成为了老用户最常见到的故障。直到Windows Phone8.0开启MTP连接功能,Zune客户端寿终正寝为止,它的连接管理功能都不能算好用。

然而这些问题和下一个相比,却都不算是太大的问题。Windows Phone 7.0初期版本仅提供了英文语言的支持,反而成为了用户使用的最大障碍,除了不支持系统不支持中文语言显示外,Windows Phone7.0也没有提供第三方输入法接口,这意味着用户本身无法切换中文输入法键盘。因此,在早期的Windows Phone的中文应用中,都存有内置中文输入键盘的作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用户正常用上应用。

而直到2011年下半年代号Mango的Windows Phone7.5推送后,这一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但此时,用户却发现,缺乏原生代码编写的Windows Phone无法令第三方应用保持稳定的流畅度,卡顿的感觉几乎出现在每一个第三方应用,这与流畅至极的系统表现,形成讽刺的对比。

最好的版本Windows Phone8登场 但它却是满手鲜血
随着时间过去,时间进入2012年,得益于诺基亚的青睐,此时国内用户对于Windows Phone关注度逐步升温,因而当6月新版本公布时,国内微软生态的开发者一面倒的表示了兴趣。

现在回望来看,配合Windows 8的推出,Windows Phone8相较7.0以及7.5版本的确有诸多改进,首先它的内核由Windows CE变为了与Windows同步的NT6.2,这为未来通用应用的登场打下了技术。基于相同的UI设计语言,Windows Phone 8提供了VB、C、C++、C#、XAML以及HTML5等语言开发的支持,开发者本身只需要改动很少的细节,即可将Windows的应用移植至手机。

其次,Windows Phone8.0版本还首次对多核心CPU提供了支持,手机分辨率的标准也提升至WVGA、WXGA和720P,这使得Windows Phone硬件落后的情况成为了历史,自此之后,搭载Snapdragon S4的Lumia 920以及高通骁龙800的Lumia 1520成为了WP历史上的经典,它们的硬件水准也与行业保持了近乎相同的水准。同时,它也提供了呼声较高的USB连接模式,整体应用的流畅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在Windows Phone8.0的背后,却是老用户的一片哀鸿,由于内核的改变,因此此前热门的Lumia800、HTC Mozart等设备都无法正常升级至Windows Phone8.0,针对这些产品,微软只推送了象征性的7.8版本作为补偿,但它仅仅是装载有新桌面的7.5而已,可以说Windows Phone8.0的推出,几乎是踩在了老用户血淋淋的尸体上,才一步步的走到了前台。

外界的意兴阑珊 微软的固步自封 最终让WP在小众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2013年,微软宣布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智能手机业务,几乎是在同一时间,Windows Phone取得了诞生以来最好的市场表现,得益于诺基亚Lumia家族在欧洲市场的积累,Windows Phone在美洲市场一度迫近6%,而欧洲更是夺得10%的市场,可这样的热潮并没有真正为Windows Phone业务带来起色。
回头来看Windows Phone本身的销售结构,的确满满的隐忧。在诺基亚所售出的千万销量中,低价产品占领了主流,Lumia 520/521开始出现在各大领域,这是一款定位入门的Lumia产品,在发售后,拥有低廉售价的Lumia520在谷歌的搜索量迅速超过旗舰Lumia 920,而根据AdDuplex公布的调查数据,Lumia 520在最鼎盛的时期,占据了Windows Phone8平台27%的份额,在所有Windows Phone也有20%的占有率。而与之相对的,却是Lumia高端产品的遇冷。

低价用户本身对价格敏感,却很难真正产生对于系统和体验的依赖,因此当2014年Android千元机浪潮开启后,Lumia的销量开始出现雪崩式的下滑,而随后出场的Lumia 620、630等产品也难以重现Lumia520/521的盛况。

与此同时,微软内部也正经历着对于Windows Phone存在意义的讨论,期间涉及的人员波动,以及数位Windows Phone团队成员的出走,都对WP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这样混乱的局面直至2014年Satya Nadella上台后,才得到了缓解,而这位以云业务起家的印度裔CEO明显不满意老鲍尔默那富有激情的一套,在外界看来,清理没有盈利能力的业务将会是他上任后的第一步,而Windows Phone铁定将会出现在名单中。
很难说究竟是哪个问题造成了Windows Phone当前的局面,只能说,在2014年之后,整个Windows Phone进入了一个难以挽回的恶性循环。虽然微软团队仍然极力说服应用平台推出适用于WP平台的应用,但面对着数以亿计的Android以及iOS用户,WP的确很难成为行业的首选,这意味着Windows Phone本身仍旧遭遇着第三方应用的缺失,而持续的应用缺失又将遭遇普通用户的叛逃,用户的流失则成为开发者拒绝为WP开发应用的理由。

因此,总结来看,Windows Phone本身就像是一群狂热的微软团队,本着出色理念却固执怪癖搭建的危墙,而应用开发者、媒体和用户,以及对手们却成为了强大的推手,伴随着微软自己一把将墙推下,最终结果只能是轰然倒塌。
但仔细想来,这真不是一个令人感到忧伤的故事,因为现在我们真的也不再需要Android和iOS以外的手机系统了。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