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HC2017,三天的会程中,出现了几次焦点,例如五朵云究竟是谁?再例如华为云与运营商的关系,以及“平台的平台”是何业务模式?
四朵云,爱谁是谁
HC2017首日,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开场即提出,“在智能社会,华为将成为全球的五朵云之一。”此言一出,台下百家媒体纷纷开始猜测,除华为云外,其余四朵是谁?AWS、微软Azure似乎领先半个身位,Google好像也后劲十足,当然,国内的阿里云更不能忽视。

而回放当时的场景,郭平此表态的前提是:公有云市场必然走向集中,但由于数据主权等限制,也不可能被一两家服务商垄断,“也许”会是五朵云联接世界。
注意此间定语“也许”。就像IBM的老沃森不知道究竟是哪五台计算机联接世界一样,华为云也不会在此时就圈定竞争对手,毕竟同一级别的选手还有几家,例如甲骨文、腾讯云等。较为公正的理解应该是,在公有云市场形成相对集中和稳定的格局之前,华为云必须成为主流服务商之一。至于是不是五朵云,无所谓,至于其余四朵云是谁,爱谁谁,也无所谓。
记者曾就此问题采访过华为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公有云市场竞争不是拳击比赛,而是在各自的泳道中的竞速马拉松。企业用户从传统IT系统,迁移至公有云是一场革命,市场足够大,竞争必将始终存在,个别项目的竞争也许也将很激烈,但并非已经到一定要KO对手的程度。
华为到底爱谁
既然五大云,爱谁谁,那就必须理清华为到底爱谁。期间重点之一是,华为与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同样是在郭平的首日演讲中,其以明确提出,华为的公有云业务包括两种模式,华为云,和华为伙伴公有云。其中,与中国电信、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运营商合作,属典型华为伙伴公有云模式,而在此模式中,华为将与运营商共同成立云联盟,此联盟性质类似于航空公司之间的“天合联盟”、“星空联盟”。
而在国内,华为与运营商的合作模式也类似于此。郭平表示,华为是一家技术公司。华为云的商业模式是依靠技术和服务变现,而不靠用户数据变现。也就是说,即使在公有云领域,华为与运营商的合作模式并无太大变化,提供的是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其实,参观HC2017的N4展示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展台均在入口核心位置,且面积巨大。以华为与中国电信的合作为例,双方于2015年12月28日,签署公有云联合运营战略合作协议,此后半年共举办多场行业解决方案、市场品牌、产品运维的对标会。同时,2016年6月,华为助中国电信完成天翼云3.0升级。
而回放HC2017第三天的场景,华为、中国电信、ofo小黄车同框出境,通过华为提供的NB-IoT芯片和技术,双方共同服务ofo小黄车。第一批具备NB-IoT功能的ofo小黄车即将投入使用,即使地下室也能精准定位,即使如陆家嘴、五道口等高密度区域,也可顺利开锁。

由此,华为与运营商的合作模式已基本清晰,不管用户最终选择华为云,或华为伙伴云,华为都将是后台能力的输出者,用户将享有相同标准的服务。
华为有无互联网基因
当然,不管是华为云,或华为伙伴云,都将以服务更多用户为最终目标。而在此方面,也许因为AWS、Google、阿里云已经有不错的公有云表现,媒体出现一类声音:有无互联网基因,成为能否做好公有云的关键标准。
似乎,华为是家从来不谈,或避谈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但在公有云市场,尤其是公有云2.0阶段,所谓互联网基因,其实不如企业级基因更重要。AWS之所以在云计算市场处于领先位置,在于其专注云计算,微软Azure为何大有反超之势,在于其更专注于企业级云计算。
华为有何企业基因?此次HC2017,华为在不同场合均多次表达,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首日演讲,郭平大篇幅时间解读华为云所具备的技术、安全、服务、分享四大企业级基因。华为Cloud 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也进一步解读了在企业级市场,“下不碰数据”的意义。次日主题演讲,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汪涛表示,做联接的公司很多,万物互联的公司很少;做云不难,成为五朵云不易。既能做好联接,又能做好云,只有华为。“云+联接”,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引擎。而收官演讲,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更是提出,“华为要做平台的平台、生态的土壤。”

华为Cloud 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
由此可见,华为的企业级基因,体现于对技术的理解,也体现于对客户服务的理解,更体现于对生态的理解。互联网公司追求极致用户体验,也以此快速切入公有云市场,当然,其也做生态,但所谓“大生态”,则完全围绕自身“小生态”布局,也就是说,合作伙伴于生态之中,或为行业业务触角,或为数据加工场。
而华为此前提出要成为一家平台型公司,随后又提出“平台+生态”,此次更进一步提出“平台的平台”战略,可见其生态战略在不断演进。在其生态战略中,用户-ICT企业-合作伙伴,将共同构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铁三角”,而合作伙伴的定位并不完全是生态的“螺丝钉”,他们也存有“平台梦”,也希望有自己生态。
在华为的“平台的平台”战略中。华为输出ICT能力,并固守边界,而部分合作伙伴将成为行业理解能力平台级,双方共同支撑专于应用场景的方案商,共同服务客户转型,而这正体现了华为企业级市场的合作基因,“1+1+N”的生态模式,才更适合中国企业级云计算市场。
● ● END● ●

近期活动

阅读原文,参与2017大数据峰会有奖调查,京东礼品卡等你领取~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