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电子消费展开幕前,发布了两款智能硬件产品:AR头显套装Lenovo Mirage和VR头显Lenovo Explorer。前者是与迪士尼合作,引入了顶级的电影IP《星球大战》,后者是基于微软MR平台开发。

在过去的一年中,联想的名字频频与AR、VR挂钩:2016年10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10 MR系统,联想则成为了指定的五个小伙伴之一,并且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展上,第一次展示了这款VR头显的原型机。
AR的第一次露面则稍晚一些,在今年迪士尼D23博览会上,联想与迪士尼联合公布了一款由超级IP星球大战改编的AR游戏——《星球大战™:绝地挑战》。正是本届IFA期间发布的Lenovo Mirage来运行的游戏内容,把装有《星球大战™:绝地挑战》游戏APP的手机插入此款AR设备中,再配备酷炫的手持设备光剑控制器后,就可以进行畅爽的游戏体验,这是联想第一款由智能手机驱动的增强现实设备。

AR、VR被认为是PC、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在过去的十年,从PC转型的苹果公司抓住智能手机的风口,摇身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当下,战略布局已经露出冰山一角的联想,能否抓住虚拟现实时代的风口?AR、VR双线并进的联想,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VR向左,AR向右
《三国志·华陀传》中,有两个病人虽然症状相似,但是神医华佗根据两人病灶的不同,对症下药方才治愈。用来比喻联想在AR、VR领域的动作也十分贴切。VR和AR看起来很像,但因为技术发展和市场状况的不同,两个行业当下的状况相差甚远。因此,联想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策略。
经历了2015、2016年的发展,虽然VR市场远远没有爆发,但硬件标准和用户认知都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当下,VR行业最需要的是一个像Windows、Android一样的通用平台,以及佩戴更舒适、价格更便宜的VR头显,而多年以来一直盘踞全球PC市场老大位置的联想,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全球范围内庞大的销售渠道。这一次联想又是和已经在AR、VR领域有多年的沉淀的老朋友微软合作,其经营的Windows Holographic MR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内容提供方。两个优势可谓相辅相成。

在AR领域,联想的野心看起来更大。此前,有分析机构预测,AR市场在未来五年将是VR市场规模的三倍,今年苹果和Google相继发布AR相关开发工具,也令人开始更多关注AR领域的变化。近日,谷歌公司发布的新款增强现实工具ARCore,能够让开发人员为数百万台安卓设备提供增强现实应用程序,被认为是苹果ARKit的竞争者,两大巨头竞相投入AR领域,也预示着AR巨大的市场前景。
虽然过去几年,工业级AR设备发展迅猛(以HoloLens为代表),AR在一些商用领域如制造业、安防、医疗等领域飞速发展,但仍然缺少一款消费级的AR产品,来引爆整个市场。

要进军消费级市场,有一种方式是选择推出AR手机。基于SLAM技术,手机厂商可以制作出具有深度测绘和建模功能的智能手机,来实现真正的AR功能。联想此前推出的Phab2 Pro手机是全球第一款基于谷歌Tango的AR手机,吸足了眼球。但这种方式也存在弊端,首先是手机屏幕太小,难以带来沉浸感,其次,智能手机的性能毕竟有限,对于AR在内容更方面的高品质要求难以满足。
第二种方式,就是做一款专属的AR头显设备。联想的Mirage AR头显就是这样的产物,但这种方式也有一个问题,这也是一款新概念的消费设备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需要从零开始吸引基础用户。
联想这次可以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与迪士尼合作后的联想,推出基于星战IP和漫威IP的AR游戏,瞄准了全球顶尖IP的粉丝群,意图打开增量市场。而这些星战和漫威的粉丝,其中不乏重度游戏玩家,这类人群也非常适合成为AR头显的第一批体验用户。
、
左手是利用自身的供应链和渠道优势打开VR市场,体验轻便、物美价廉的Lenovo Explorer;右手是强IP驱动下,抢占消费级AR市场这一片蓝海的Lenovo Mirage。双管齐下,联想AR、VR在PC之外的布局已露出冰山一角,可见其野心之大。

机遇,亦或挑战
对于联想来说,现在开始全面展开在AR、VR领域的布局,也许是最好的时机。
去年,“御三家”Oculus、HTC Vive和索尼PlayStation VR,可以说是开辟了消费级VR的先河。但他们也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些痛点。
Oculus背后的社交巨头Facebook,拥有传播上的支持和庞大的资金,折让Oculus一度遥遥领先,但由于公司并无硬件基因,在渠道和供应链的管理上可谓难以大展拳脚,投入了近百亿美元之后,市场占有率却无奈排在三者中的末席。
Vive背后,而是Valve的技术支持,以及HTC在渠道和供应链上的支持。状况虽然比Oculus稍好,但也有令其头疼的问题。一方面,Vive难以作为独立的产品存在,需要Steam VR平台提供内容支持,也需要一台性能强劲的PC提供设备支持,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了用户的准入门槛;另外,由于来自母公司的财力支持有限,Vive在开发者支持和硬件售价上也是难以展开拳脚。
而PSVR,因为更加封闭、成熟的生态,状况比前二者都好;但PSVR的产品体验,尚且不如Oculus和HTC Vive,也因为封闭的生态,注定了发展天花板的高度。

而在这个时间点,联想推出自家的VR头显,可以说有两大优势:
一大优势在于价格。目前Oculus VR套装在海外的售价为399美元,Vive则是599美元(国内则是5488元),带定位套装的高端VR设备,价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相比之下,使用SLAM技术定位的联想海外定价199美金,Explorer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另一大优势在于渠道。Oculus和Vive叫座不叫好,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这两家的头显,都需要搭配一台性能优秀的PC,这让许多用户也因此选择了观望。随着英伟达10系显卡的推出,VR-ready的门槛大大降低。若联想接下来推出一系列针对PC和VR结合的组合促销活动,则可进一步抢占市场。
至于AR,这可以说是一片全新的蓝海,消费级AR市场尚没有任何的标准和领先者。就像谷歌和苹果推出ARCore和AR Kit,从他们熟悉的操作系统领域切入市场,联想推出的Mirage,也能从硬件和IP出发吸引用户。
面对着还是一张白纸的用户们,谁的嗓门更大,谁的体验更好,他们就会跟谁走,而这些种子用户,也将决定AR设备将来会如何发展。只要抓住了这些AR的早期用户,就能成为未来AR技术的规则制定者。

总结
能够看到联想在AR、VR扬帆起航,着实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
联想是过去30年中国最成功的品牌之一,联想电脑不仅成为了国内市场的绝对霸主,更在很长一段时间位居全球PC行业前列。对于在科技领域往往“矮人一头”的国产品牌来说,联想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可谓是民族科技产业的一针强心剂。
但随着VR、AI、物联网、机器人的逐渐成熟,现在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下一个时代的技术拐点,这种情况下不进则退,巨头们开始纷纷转型和布局。AR、VR看起来将是联想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正如今年7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Tech World上接受采访时表示的,联想不再仅仅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而是Personal Computing个人计算设备,将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建立人工智能驱动的“设备+云”、“基础设施+云”,与合作伙伴共建智能生态。其中,通过AR、VR新交互技术,联合合作伙伴开发带有内容与服务的新型设备,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在虚拟与现实间穿梭的联想,在PC之外还能给出多少想象?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