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微软AR市场的现状似乎是其在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的一轮重现。
当年微软Windows智能手机好不容易形成了一小群忠实粉丝,但无奈微软迟迟未能认识到触摸界面的魅力和安卓“零成本授权”的力量。结果错失了整个市场,让苹果和谷歌两家独大。
如今看来,当年种下的因,正在结成如今微软在AR市场尴尬局面的果。
微软Hololens早早进入了一个全新AR市场。结果,苹果ARKit和谷歌ARCore等一批后来居上的新竞争者把它甩在后面,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相似的产品带向主流。
AR领导者的风光无限
微软HoloLens于2015年闪亮登场,全世界为之震惊。在此之前,这个产品从未泄露过任何信息,却在一夜之间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东西:这个功能齐全的头显把3D图像混合于现实世界之中,创造了以前只能在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的AR体验。

与完全遮挡视线的VR头显不同,HoloLens可以让你看到光彩夺目的现实世界,只有一部分被虚拟物体掩盖。它借鉴了Kinect的技术,使用复杂的系统绘制和跟踪房间以及周围的物体,不需要任何基站和标记,就能实现完整的无线AR效果。作为一款混合现实和虚拟的设备,HoloLens当时确实是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Hololens出现以前,AR行业是群魔乱舞,那么自Hololens出现后,大家都会发现,原来AR是这样的。所以说Hololens给AR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从而也确立了微软AR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而且微软在HoloLens上不断积累经验,打造了一个名为“Windows混合现实”的平台——混合现实(MR)这个词是个亮点。这个平台包含一系列设备,包括VR头显,HoloLens这样的AR设备,以及平板电脑的摄像系统。此外,这个平台包含AR和VR应用所需的基本构建模块,例如运动与物体跟踪、3D手势输入、3D图像等。此外,微软不久前还宣布Windows MR头显将支持SteamVR。这样看来,微软在这个MR世界的地位可谓相当理想了。
然而,这些都在一夜之间被反转了。
一夜被反转
随着苹果ARKit和谷歌ARCore的发布,开发者开发出基于iOS和安卓系统AR内容,从而打开了一个数十亿用户的市场。

更让微软绝望的是ARKit、ARCore和Windows MR平台的方案是大同小异。即利用AR头显或AR摄像系统(AR头显替代物),即《口袋妖怪GO》使用的技术,通过摄像头把数字图形覆盖在现实场景上。当然,很多发烧友会说在很多方面,头显更加高级:
它们的使用更自然,解放用户双手,让他们自由地在3D空间中控制虚拟物体,而且提供定位语音和视网膜跟踪等功能,沉浸感更强。
但是回归产品本身,用户只会告诉你不选择头显的唯一原因:使用Windows MR,你必须头显,而AR摄像系统就不需要用户购买任何额外设备,毕竟手机已经人手一台了。
智能手机的AR效果背后的基本技术,与微软头显使用的基础技术其实是一样的。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并非是微软的技术问题。微软曾展示过AR摄像系统,它的MR平台也支持这种技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苹果和谷歌可以依靠智能手机,但微软不能。这就是微软Windows MR平台在普及上的一个巨大漏洞。
因此当人手一台的手机可以实现AR体验时,用户还会去买AR头显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不知微软对将Windows Phone停掉有没有过后悔。
错失良机
Hololens 刚推出的时候震惊了行业,但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对手纷纷开始追赶,中间还是有段时间差的,虽然这段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在这个时间段内领先者跑得越远,越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时间差的价值。我们现在回头来看看微软在 Hololens 发布至今的 2 年做了些什么。
答案很令人沮丧。
微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动作只不过是把 Holographic 的平台名字换成了“Windows 混合现实平台”,改名部再立新功。其他合作方只看到一个 Steam VR,连叫人眼前一亮的游戏和应用都没有。反观苹果刚刚推出 ARKit 也就 2 个月,有人马上开发了 能模拟经典 MV 单曲《Take on me》画面的小演示 ,复活了经典镜头,更不用说它在发布会上刚亮相时,本来就是自带各种游戏示例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两年对 Hololens 来说,可以算白过了。
究其原因,微软太希望借助全新重启的平台开辟新的赛道,但别家都是利用在现有平台的用户和生态优势顺便扩张。这谷歌的逆袭,就使得微软面对苹果和谷像是没人脉没资源的小创业团队面对刚回过味来的阿里或腾讯。
Hololens 运营的最大败笔是,没有争取到足够多的开发者和 OEM 厂家,以丰富产品线,提升吸引力和降低价格。
或许有朋友会说,微软MR的开发是基于它目前拥有的平台最大PC平台来配置的,他最大的野望还是想一统PC平台的市场。这或许更说明Hololens运营的昏聩了,众所周知,目前信息的主平台是移动平台,而AR的基础定义是移动性,是下一代移动计算机平台。
归根结底,微软或许是认为Hololens在技术层面太超前,会在市场竞争中所向披靡;又或许是由于没有移动设备平台,只能望洋兴叹;再或许认为PC平台才是MR技术的最佳体验平台;
所以在这两年里,它看了《Pokemon Go》向全球人民普及AR概念,大口吃肉,而它只能吞吞口水,然后站出来说Hololens将在两年后退出第三代。没错,两年后的第三代,我相信它的技术仍然是No.1。然而,那时的市场恐怕就不一定还需要你了。
大家一定还记当年Windows Phone突然神隐,等待Windows 8的同步,两年后再出江湖,已是昨日黄花,顺带着拖累死了当年的诺基亚。
再反转机会
作为技术流的微软,还是有机会再次反转的,个人觉得微软的AR在工业领域和中间件方面,优势非常大,如果微软能把握住机会,再次反转也不无可能。
其实 Hololens 在需要高度定制的工业领域,因为大家需要的是嵌入式的方案,对兼容性和生态圈大小不在意,微软就很适合做这方面。我知道的案例包括蒂森克虏伯电梯维修工带着 Hololens,用 Skype 给远程专家看 Hololens 生成的电梯模型图,远程接受指导。还有中国电信的铁塔和线路工程师都带着眼镜来检修线路。
微软需要看到,对定制就能解决问题的工业领域,和广大的消费者群体的对策是完全不同的。消费者更依赖他们现有的存量设备加入新功能,讨厌尝鲜可能带来的风险。微软对自己实验性产品的后续支持不够,例如 WP7 用户不能继续升级,Band 手环停产后丧失技术支持,Surface 的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麻烦 。这类问题更加剧了人们对选用微软新技术的犹豫。
只有着眼于用户的存量设备——哪怕那是 iOS 或 Android——来推广自己的技术,可能 Hololens 才不至于在下一代硬件普及之前就提前死亡,获得跟 Tablet PC 他们一样的结局。
另外虽然微软要在智能手机赶超似乎不太可能了。但是有一个实践证明可行的办法,可以降低平台本身的价值:中间件。也就是说,构建一个软件库,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或者把基础平台的特性抽象化。
传统上,作为一个平台供应商,微软与中间件是冲突。由于Java、Web等平台允许开发人员开发可以在Windows、Mac或Unix上运行的软件,所以微软一直把这些平台看作一种威胁,认为它们削弱了Windows平台的价值。但是,微软自己也在开发和收购中间件,比如.NET和Xamarin。如果微软可以推出AR中间件,让开发者跨越ARKit、ARCore和Windows MR平台,即使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处于弱势,但至少可以确保自己不会被这个新领域抛弃。
当然,微软可能也早已想过这个方法了。但是,微软可能会忽略的是,这个方法要见效,它还需要做另外一件事:行动要快。因为AR中间件肯定会出现的,开发者也不愿意为ARKit和ARCore重新开发软件。而在AR领域,Facebook等巨头已经开始了AR中间件计划。所以,微软的AR中间件计划必须要尽快推出,而且效果一定要好。如果微软不这么做的话,鉴于HoloLens缺乏持久的市场渗透力,Windows智能手机的失败也许就要历史重演了。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