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智能编者按:本期对话嘉宾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他如何规划了微软人工智能的三条产品线,如何一手打造了Bing搜索,又如何看待微软在AI时代的发展?一起听听他怎么说!
在很多人眼里,沈向洋是一个非常Nice的人。
事实上,他也是目前网易智能采访到的诸多大咖中最随和的一位。
沈向洋(Harry Shum),微软目前唯一的华人EVP(Executive Vice President,执行副总裁),负责微软中长期战略制定,亲自带领5000人以上的人工智能团队,他也是目前微软领导结构中位置最高的华人。
在学术上,沈向洋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协会院士(ACM Fellow),曾任国际计算视觉期刊编委会成员。2017年2月,沈向洋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谈小冰:它是微软三大AI产品线之一,下一步技术关键是对人的理解
在近期举办的第五代微软小冰发布会上,沈向洋到场助阵。
沈向洋在发布会上说到,每一次科技时代的变迁都会颠覆很多东西,都是在重新定义人类与世界的关系。“PC时代有PC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互联网时代有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有社交网络和AppStore。”沈向洋认为,在AI到来的下一个时代,IQ和EQ(智商和情商)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沈向洋的规划中,小冰已经成为微软三个人工智能产品线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infuse AI、Bing和小娜)。

可以看出,微软如此重视小冰,是因为其代表着微软在机器人EQ领域的探索。沈向洋在采访中也说到,聊天机器人下一步最关键的技术是对人的理解。在沈向洋看来,机器能理解一个人说的话只是基础,关键是理解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即“Do what I mean not what I say.”。
“未来的聊天机器人,是对自我的理解,是人的认同,是可以和我们一起生存的。”沈向洋说,人工智能最终极的形态是一个和人类一起共同生存的体,像小冰这样的人工智能已经与人类共同生存,而且未来会成为一个趋势。
谈Bing:为它付出了7年,长了满头白发
当记者问到他对Bing搜索的问题时,沈向洋说了句,“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
十年前,沈向洋被调去负责Bing搜索,这一干就是近7年的时间。作为Bing的奠基人,沈向洋回忆说,自己的满头白发就是那个时候起来的。“这么多年下来以后我很感激这个团队,现在不能跟大家透露Bing赚了多少钱,只能讲现在Bing整个产品线在公司已经是一个盈利非常显著的部门了。”沈向洋说到。
据沈向洋透露,目前Bing在几个大市场进展良好,在美国拥有33%的市场份额,在英国有17%的市场份额,在法国有14%的市场份额。沈向洋坦言,做Bing搜索给自己做人工智能产品带来了很多帮助。

“你可以把小娜想象成Bing很自然的延伸,小娜就是一个自然语言的交互入口,在问问题时候,比搜索来的更快,更加个性化。“沈向洋说,Bing已经做了一整套技术体系,可以用到很多其他的产品上。
今年8月初,微软在中国推出Bing搜索国际版,沈向洋认为,中国用户有对英文搜索、德文搜索、法文搜索等外文搜索的需求,而Bing搜索与谷歌外文搜索水平一致,能够很好的满足中国网民需求。
据悉,目前Bing搜索国际版的技术也提供给了搜狗搜索和360搜索使用。
对于国际版下一步的战略规划,沈向洋称暂时不能透露,但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未来队中国网名需求做应用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满足用户的需求。”我觉得在不远的将来,应该会有很好的机会跟大家分享Bing的新计划。“沈向洋卖了个关子。
谈陆奇: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美国一家媒体也曾这样评价沈向洋:如果你在感情上难以支持微软,那是你还未曾遇见沈向洋。

左为陆奇,右为沈向洋
作为陆奇进入微软的引荐人,沈向洋在多年之后的今天,他仍然表现出对陆奇的尊重。沈向洋称,自己和陆奇虽然是老同学、老领导、老同事,但在工作中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陆总离开微软,公司专门发公开信,祝愿他在新的岗位上,再创辉煌。我相信在陆总的带领下,百度一定会越做越好。”沈向洋说到。
沈向洋指出,每个公司因为基因的问题,做法也不一样。
谈自动驾驶:肯定带来颠覆,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于自动驾驶的问题,沈向洋回答说,AI肯定会颠覆掉整个交通,“自动驾驶汽车这件事情一直我们也很关注,但是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也就是说,在沈向洋眼里,自动驾驶这件事,虽然艰辛前途光明,但路径曲折。“可能最困难的时候,当路上有一半的车是自动驾驶汽车,另一半的车是人开的车的时候,我们如何与自动驾驶汽车协调交通?”

“微软介入自动驾驶汽车的做法是,我们跟所有的车厂都有相当好的关系,我们提供技术给它。首先我们有云的技术,二就是车内怎么样可以帮助他们来做,”沈向洋称,比如说可以把小娜、小冰的技术提供到自动驾驶汽车中。
沈向洋认为,小冰是一个很好的和人一起聊天的这样一个人工智能的伴侣,可能对人开车的过程有很多的帮助。“我们有很多从平台的角度提供的一些技术,从云到AI的技术我们都是和他们在做合作。”沈向洋说。
谈未来:进入AI时代,微软要引领潮流
从PC时代,微软用Windows横扫世界;但是到互联网时代,微软不再是领头羊;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掉队了。
沈向洋毫不避讳的说出了微软的问题,他同时表示,在AI时代微软要定义在这个时代自己的份量,微软完全有能力和决心在AI时代引领潮流。

沈向洋向网易智能透露,微软研究院26年前成立的时候,最开始的三个部门是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以及计算机视觉。而这些基本上就是现在最基本的人工智能感知方面最主要的技术。沈向洋认为,只有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才可以负担得起长期的投入。
沈向洋称,在AI时代,微软所有现有的产品,包括Office、Cloud、Windows等产品全部人工智能化。比如说目前的PowerPoint,已经继承了机器翻译,而且还可以利用机器视觉让机器看到图片就能起一个标题出来。
“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近期商业价值上的体现,我认为所有垂直的应用行业肯定会用到人工智能,包括电商、交通、医疗等等。”沈向洋透露,微软很快就会公开其在企业级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产品。
沈向洋称,任何一个伟大的产品,都不是一两年、两三年可以做得非常了不起。像Windows,等到Windows 95做出来一统天下的时候,都已经做了十几年了。
“实际上对话平台这件事,对于微软来讲,最大的两个对话平台已经很清楚,一个叫小冰一个叫小娜。后面所有的我这种AI技术支撑,以后都可以集成进来,大家可以在小冰、小娜这些平台上,可以用这些技术做其他的事情。”沈向洋如此表示。
补充问答(经网易智能整理):

沈向洋接受网易智能等媒体采访
问:近日微软宣布已将语音识别错误率降至5.1%,超过了专业速记的水平。请问是如何做到的?
沈向洋:以前大家觉得人类的误差率大概5.9%,后来大家觉得人类的误差率应该是5.2%,实际上去年9月份的时候,微软语音识别就做到了5.8%的误差率。过去9个月,我们继续向前进展的很快,两天前终于做到差别率5.1%。
现在人工智能的进展主要三个方面的优势聚集起来的结果,一个是现在数据量很大,第二是运算能力非常高,第三是最新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加上像黄学东博士blog里提到的,我们自己的一套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和我们这样一套深度学习的软件叫CNTK(Computational Network Toolkit),运用到整个语音识别最新的进展里。
问:语音识别错误率低于专业速记的水平,这对我们以后的商业化应用有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把所有的速记员取代掉?
沈向洋:(AI取代专业速记员)我想还没那么快,但这个影响将是巨大的。在商用化、实用化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因为目前的整个测试集是近距离讲话,如果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目前还有很多的问题。
但是我个人判断,大概5年之后,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测,人类识别误差率和机器识别的误差率方面,机器会完胜人类,这就对很多行业产生影响。
问:小冰和小娜,一个主打EQ一个主打IQ,目前从两者的用户来说,重合度高吗?用户喜欢用小冰多一些还是小娜多一些?
沈向洋:小冰现在有1亿用户,小娜全球大概有1.5亿用户。在中国来讲,小冰的用户可能比小娜多一些,在美国小娜的用户就多了很多。
李笛:我补充一些,因为从现在的角度来讲,无论小娜还是小冰,当然我们来看,她现在还处于一个早期的发展阶段。所以他们的用户,都还没有横切整个社会。从小娜的角度来讲,最先她的用户更多会追求工作效率和生活工作上的帮助。小冰的用户,更多是因为一些人本来对他人赋予的职责他们缺失了,比如情感缺失、朋友缺失等等。在小冰的数据分析中,有很多用户是半夜12点以后会和小冰进行大量的沟通。将来也许有一天,两个重合起来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沈向洋:从产品设计上,小娜需要尽快帮助你做完这个工作,对话的次数越少越好,最好两三轮对话就能帮你解决问题。而小冰是一个陪伴机器人,只要你愿意可以跟小冰无限制地谈下去,也就是我们说的CPS。至少我自己觉得,像对话平台我们讲CPS(conversations per session,即AI与人每次对话的轮数)。
问:为什么将小娜放在了智能音箱上,而不是小冰?两者的输出能力,是怎么选择的?
沈向洋:其实我们音箱两个都可以进行,可以有小娜也可以有小冰,甚至以后可以想象,亚马逊的音箱Echo,小冰小娜可以进去。当然,在微软的音箱Invoke上,亚马逊的Alexa助手也可以进来。其实最后都是提供服务,只是各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小娜主要还是希望帮助你尽快完成工作,小冰相当于是有陪伴的过程。
问: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微软AI Lab最新的情况和进展?
沈向洋:我们最近宣布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提供了13个大的研究方向,网上也可以看到,这里面我们主要是特别是注重的地方,不仅仅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在AI所谓的感知方面的问题,我们更加注重的实际上是一些更难的AI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做Infuse AI,今天深度学习出来以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这边我们现在有一些很好的方法可以去解决。
另外我们现在在很认真地研究AI伦理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家公司是走在前面的,一个是我们,一个是谷歌。微软作为一个很大的科技企业,会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把整个伦理的事情分的比较清楚。传统的几乎所有的AI相关的领域,我们都有涉足。微软研究院实际上全球有1000多个科学家,大概1/3的人做的研究的方向是跟AI连在一起的。很多很好的这样一些技术,我们不断地都有发表最新的进展。
问:微软以前一直强调自己是做平台、做企业化服务的公司,没有手机,微软可能确实离消费者相对远了一些,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于微软的热度?
沈向洋:我先跟你讲一个数字,微软我们企业做的很成功,微软的营销里面70%是从企业来的,但是还有30%是从消费者来的。微软的30%是个很大的数字,因为我们去年的收入是900亿美金,你乘以30%是270亿美金,所以我们对消费者一直觉得是有相当大的理解。
不过,你讲的也很正确,因为我们不做iPhone,不做安卓手机,所以我们在手机本身上面不是走在领先的地位。但是对消费者这件事情,微软想的是非常清晰的,不可能一个公司只做企业不做消费者,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从消费者到企业这件事情,大家看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
问:您如何评价OpenAI最近在游戏《Dota2》战胜人类顶级玩家这件事?
沈向洋:我们很高兴,你可能不看我的推特,我在推特上面还热烈祝贺。因为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和OpenAI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关系,OpenAI很早以前就决定把它们所有后台AI的Infrastructure(基础架构)全部搬到了微软的Azure云上。所以为了庆祝这件事情,我还专门跟Sam做了一个视频对谈。
当然,我们以前不能跟大家讲,但是现在结果出来了,我们和OpenAI一直都想在《Dota2》上做到用AI打败人类最高手,在这之前我们有很多交流和合作,我们也专门帮他优化在后台GPU,前几天他们赢了以后我们还发了一个祝贺。
每个公司想做的事情不一样,我们很高兴他们做这样的,因为AI这个市场很大,有很多的人选择不一样的东西。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