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清一色双摄像头手机跃“主流 ”单摄将“退市”?!

华为Mobile近日新旗舰Mate 10预热照曝光,主打新机“屏幕更大(全面屏)、更智能(AI芯片),并将采用全新的竖形徕卡双摄像头,2000万像素黑白+1200万像素彩色,支持激光对焦。指引了未来新手机双摄像头时代来临!
而芯片大厂高通(Qualcomm)日前也发表3款镜头模块,其中两款专门设计来提升手机的深度感测(depth sensing)功能。影响所及,2018年市面上可能很难找到单摄像头手机!高通光谱模块(Spectra Module)相机计划下的这些镜头模块,预料将在2018年获得数十款Android手机采用,包括部分旗舰机。
虹膜认证模块能能手机具备生物安全辨识功能。高通表示,此模块就算戴上墨镜也能成功辨识,亦能检测活体,而无法用相片或脸部3D模型加以破解。
被动深度感测模块是为入门级和中阶手机设计。手机上的两个镜头会建立同个对象的两个图象,并检测图象之间的差距来判断对象的距离。这种模块虽能替较低阶手机带来基本深度感测功能,但需要充足光线以降低杂讯,背景与目标物也要有足够差距。
为此,高通另开发主动深度感测模块。此模块由红外线照明器和红外线镜头所构成,并不需要双镜头。红外线照明器的作用在于不断投射雷射到拍摄对象上,让红外线镜头能读取深度差异。
高通表示,此传感器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工作,范围在3~5公尺之间。此传感器可投射出1万多个光点,而能辨识出0.1公厘的深度差距,是目前最准确的深度感测技术。
深度感测有许多用途,如提高手机镜头的景深分离效果。而主动深度感测模块能更精确地进行脸部侦测、辨识及认证,实时绘制深度,以及在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应用中追踪手臂及避开物体。
目前盛传苹果(Apple)将在iPhone 8上导入脸部辨识功能。高通的镜头模块将让Android手机利用深度感测达到相同效果。
高通还宣布第二代光谱图像讯号处理器(Spectra ISP)将集成高通下一代系统单芯片(SoC)中。这款新芯片据传将在2017年稍晚亮相,并有望获2018年上市的Android旗舰机采用,而且能在双镜头手机上进行被动深度感测。
第二代Spectra ISP具多帧降噪功能,能提升拍照画质;同时支持动态补偿时间滤波(MCTF)技术,与电子防手震(EIS)功能,可提升拍摄影片质量。
这款ISP还支持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能提升脸部侦测和运算摄影任务的效率。实际应用中,手机镜头会更容易锁定相片中的人脸,而更容易在Snapchat等App中替相片添加滤镜效果。
此外,其头部/身体动作追踪及同步定位功能亦有所提升,而能改善AR、VR体验。
【传感器】脸部辨识技术大厂竞逐 高通、苹果、微软纷纷卡位

全球科技业者不仅陆续推出指纹辨识解锁手机的技术,包括高通(Qualcomm)、苹果(Apple)及微软(Microsoft)等亦加速脸部辨识技术发展,未来消费者可望不用再记忆一长串的口令,只要透过脸部扫描便可更安全地登入相关装置。
尽管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先前推出的影像处理器具备脸部辨识功能,但若将某人的照片对准手机镜头,便可以骗过三星的影像辨识技术。高通最近则推出Spectra影像辨识系统,可撷取脸部等物体的深度信息,高通打算结合Spectra和Snapdragon行动处理器,并计划让未来的Android手机搭载Spectra处理器。
高通透过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强化脸部辨识技术功能,即便是3D打印的面具,亦无法骗过高通的Spectra技术,然双胞胎可能骗得过其人脸辨识技术,且除了智能型手机外,高通亦将其Spectra产品线搭载于连网相机等行动装置。
高通表示,手机辨认脸部类似于辨识指纹,当手机捕捉到使用者脸部影像,便可搜集相关特征,并储存在手机中,当使用者有意解锁手机时,手机就可以比对储存的影像信息是否与解锁者的影像一致。
至于苹果即将上市的新款iPhone,亦传出可能配备脸部辨识技术,尽管苹果尚未宣布将使用脸部辨识技术,亦未表示其10周年纪念款iPhone将采用该技术,不过,苹果早已进入红外线深度绘图(infrared depth-mapping)和脸部辨识技术领域,并获得不少专利。
另外,苹果在2013年购并开发出早期Kincect感应器的以色列体感新创公司PrimeSense,显示苹果早已在布局脸部辨识技术领域。
除了高通和苹果之外,微软的Windows Hello脸部辨识技术也可以解锁笔记本电脑,至于某些行动装置则内建英特尔(Intel)的RealSense 3-D镜头模块。
目前人脸辨识技术逐渐应用于全球摄影机产品,而数百万消费者的脸部照片也储存在持续扩大的资料库中,以供交叉比对,尤其是中国相关业者在脸部辨识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包山包海,包括安控和支付等用途。
脸部辨识技术可强化使用者登入行动装置的安全性,进行多重要素验证(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MFA),将大幅提升使用者储存在网络的信息安全性,像是银行帐号等,尽管新技术可能会带来不便,但好处是使用者对镜头微笑远比一再输入同样的口令来得安全。
以苹果的指纹辨识认证为例,经过指纹认证后才能付款,可以增加Apple Pay的安全性,预料未来使用者可能要透过脸部辨识,以进一步强化付款的安全性。
展望未来行动装置配备的脸部辨识技术可能还会具备智能功能,例如若行动装置镜头辨识出成人使用者,可能会推荐《权力游戏》(Game of Thrones)节目,若解锁的是使用者的子女,该行动装置可能会推荐《芝麻街》(Sesame Street)节目。
【IC制造】嵌入式存储器转型 全球晶圆代工投入MRAM研发

全球主要晶圆代工厂计划在2017年与2018年提供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作为嵌入式储存解决方案,可望改变下一代储存技术的游戏规则。
据Semi Engineering网站报导,GlobalFoundries、三星(Samsung)、台积电(TSMC)和联电(UMC)计划在2017年稍晚开始提供ST-MRAM或STT-MRAM,取代NOR Flash,此举代表市场的巨大转变,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Everspin已经为各种应用提供MRAM,例如电池供电的SRAM替代品、读写缓存(Write Cache)等。
STT-MRAM的下一个大好机会就是嵌入式存储器IP市场,NOR Flash是传统嵌入式存储器,随著制程从40nm进展到28nm,NOR Flash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这些代工厂的支持可以将STT-MRAM转变为先进节点的替代技术。
GlobalFoundries嵌入式存储器副总裁Dave Eggleston表示,嵌入式快闪存储器将继续作为资料保存技术主流,特别是汽车和安全应用领域,嵌入式快闪存储器将会有很长的使用寿命,但没有扩展空间,当达到28nm制程以上时,嵌入式快闪存储器实际上会成为昂贵的选择。
因此,业界需要一个新的解决方案,STT-MRAM恰好为2xnm及以上的嵌入式存储器应用做好准备。先作为补充技术,进一步替代嵌入式DRAM和SRAM,也是MRAM的巨大机会,将为处理器添加持久性功能。
无论如何,MRAM可能会因为几个因素,成为一个大市场或利基解决方案,包括多个供应商和一系列的应用推动STT-MRAM发展,此外,主要代工厂投入STT-MRAM也可能会推动规模经济化,降低技术成本。
但仍有一些挑战,不是所有晶圆代工客户都需要22nm以上的芯片,此外,STT-MRAM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客户可能需要花点时间集成,各种制造上的挑战也必须解决。不过,4大代工厂都决定为嵌入式客户投入开发作业,三星有自己的IP,其它代工厂正在与各种合作伙伴合作。
除了Everspin和代工厂之外,英特尔(Intel)、美光(Micron)和东芝与SK海力士都投入MRAM研发,同时,几家新创公司如Avalanche、Crocus、Spin Transfer Technologies都正在开发。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生产MRAM说起来比做容易,因为MRAM涉及开发新材料、集成方案和设备,与传统存储器相比,生产流程也不同。
在晶圆厂的进展中,STT-MRAM目前有2个用例,第一个是替换嵌入式快闪存储器,另一个是嵌入式SRAM,业界一致认为,STT-MRAM是一个很好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多年来,业界一直在探索STT-MRAM的发展,目标是取代DRAM,现在还在努力探索中。
而STT-MRAM仍然需要证明它可以在汽车的高温下满足可靠性和资料储存规格。在微控制器(MCU)市场的嵌入式存储器需求也在增温,如NOR Flash用于代码储存和其它功能。MCU制程从40nm进展到28nm,NOR Flash也是,然而,在2xnm节点,NOR Flash开始遭受写入速度慢和耐久性问题,且因为需要更多光罩步骤使成本更高。
超过28nm以后,NOR Flash就难以扩展,所以人们正在寻找替代品,但是用新的存储器类型替换NOR Flash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新型存储器类型的成长关键要求是性能、可靠性、密度和成本。
现在,STT-MRAM似乎已经在2xnm节点的嵌入式市场准备就绪,其它记忆体类型仍然停留在研发阶段。报导指出,随著产业正在开发STT-MRAM,同时也专注准备MRAM研发,包括SOT-MRAM磁存储器,将作为基于SRAM技术的缓存替代品。
【智慧城市】5G导入物联网应用仍有挑战

全球许多电信业者计划自2018年开始布建并测试5G网络,并以2020年作为发表5G服务的时间点,外界更期待无所不在的5G网络将替大量部署的物联网装置提供覆盖率、带宽和延迟需求的解决方案。
根据Embedded Computing Design报导,2016年,北美电信业者陆续宣布将关闭2G网络,首当其冲的就是使用2G作为骨干网络多年的机器对机器(M2M)通讯。按理最简单的发展就是直接转移至4G联机,但我们反而看到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的兴起,例如LoRa,Sigfox和其它sub-GHz技术。
这些低功耗广域网络之所以比4G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成本相对较低的芯片以及最小的长距离功耗。至于承诺最高可达10Gbps的资料传输速度、1毫秒往返延迟、远程设备续航力长达10年,以及较佳室内装置覆盖率的5G则仍面临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5G预计得等到2020年才可能上路,因此初期芯片组的需求数量有限,不可能具有价格竞争力。此外,增加5G网络传输容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减少网络基地台的覆盖面积,或是利用毫米波频段,这两个解决方案都需要相距几百或几十公尺之间的无线接入点,这在密度集中的都会区不成问题,但却会是中低密度区域的最大问题。
这两项指标都不利于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事实上发展5G的初衷及主要目的是解决3G和4G网络在影音串流应用方面带宽不足和延迟的一种方法,至于物联网传感器联机的应用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无线电频率半导体公司Qorvo的低功耗无线业务部总经理Cees Links表示,5G的首要商业案例就是继承4G,之所以将物联网和5G绑在一起是时间上的巧合,Links认为两者之间的关联不大,因为5G重视的是效能的改善。
Links表示,受限于5G讯号的覆盖范围有限,许多业者已在考虑将4G和5G服务结合,用来抵消兴建更多基地台的费用,这使得Category-M1和NB-IoT解决方案成为设备制造商的明智选择,以保障未来的LTE投资,但这也意谓著除非技术成熟,否则5G将只会成为物联网的另一个网络选项而已。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