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喜欢超频的PC玩家来说,水冷的效果是众所周知的,而且对那些拥有防水手机的用户来说,也根本不用担心高性能带来的过热,反正扔水里放一会就好了。
而微软来说,我们这些只能算是小孩子过家家,要搞就要搞个大新闻。于是乎,他们决定把他们的数据中心搬到海底,来一个「水冷大法好」!

实际上,当时(2013年)任职于微软服务器中心的肖恩·詹姆斯(Sean James)提出要把微软的服务器中心建在水下的时候,每一个同事都投来了诡异的目光,不过曾在美国海军服役过的肖恩说服了他们(2014年),并将此命名为「纳提克项目」。
一个数据中心一般情况会包括上千台服务器,如果机房的温度过高,这些服务器就容易出现宕机。所以,不少科技公司都为了维持数据中心温度适中,而支出高昂的空调费。而且微软还可以利用海底的潮汐来提供部分的电源,又可以省下一大笔电费!

而相比Google和Facebook把大量服务器搬到北欧(如冰岛),不得不说微软搬到海底的脑洞不是一般的大。不过,虽说把服务器放到海底可以节约高昂的空调费以及电费,但把数据中心放在水下也需要成本,还有其他的不方便之处。把上千台计算机放在水下真的值得吗?
微软的数据中心团队认为值得
确保能在合适的时间内在合适地方增加服务器

2015年8月,微软的工程师在太平洋30英尺的水下放置了一个钢铁材质的巨大「胶囊」。胶囊里是一个单独的数据中心机架,周围是高压氮气,使周围的空气保持凉爽。
大多数新的数据中心是建在用电便宜、气候相对凉爽、土地便宜以及设施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的地点。问题是,这些考虑通常让数据中心远离人口密集地区,限制了它对访问的回应速度。
而从理论上来讲,将数据中心放置在近海减少了这些地方的延迟,而且世界上几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线100公里的范围内。微软相信经过改良,他们可以减少安装次数,而安装这种「胶囊服务器」也仅仅需要9个月,相比起传统的2年,操作更省钱、更灵活。胶囊本身也可以采用新的、创新的机架设计,不用考虑与人类进行交互。
省钱!
降温。现在已经有很多新的数据中心采用完全外气冷却,即不再使用机械冷却空气,而是简单使用外部空气。这时冷却成本显著下降,只占10%-30%,但也意味着计算机受外部空气温度的直接影响,而某些地区的空气相当温暖。同时,这也意味着必须把数据中心建在高海拔地区,远离人口密集中心。

耗水。还有一点,这些设施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为它采用蒸发方式给空气降温,然后再吹向服务器。在干旱地区,比如说加利福尼亚州,这种设计就很有问题,还包括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地下含水层会被快速消耗。即使在水资源丰富地区,空气中多出的水分会增加电子设备受腐蚀的风险。
纳提克项目的设计巧妙地避开了所有这些问题。数据中心舱内部的计算机架子上装有热交换器,利用旁边的海水就能解决这些陆地上的问题。
而且由于没有现场员工,也就没必要提供照明、可呼吸的空气、让人争抢的停车位以及红色紧急按钮,整个数据舱不含氧气。我们还移除了舱内所有的水蒸气和灰尘,最小化热损耗和连接处锈蚀的问题,这对电子设备来说简直是天堂。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