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放弃Lumia乃至整个手机业务,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但在微软宣布WindowsPhone停止主流支持服务,并在官网上删除了Lumia页面之后,依然引发了外界的诸多感慨。
不只是微软,即便是拥有Android这一手好牌的谷歌,在手机业务上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曾经被视为Android风向标的Nexus系列早已退出舞台,作为替代者的Pixel系列始终叫好不叫座。原因何在?
微软的迟疑,谷歌的先机
说起微软的手机业务势必要提到昔日的诺基亚,毕竟在市场地位不保的时候,诺基亚选择了WindowsPhone,而非像HTC那样选择押注刚刚兴起的Android。不过,从那个时候来看,诺基亚的选择还称不上是一个错误。
从1990年开始,微软就启动了和手持式便携设备相关的研究项目,并于1996年发布了 Windows CE 1.0 ,也就是微软最早的移动操作系统。因奥巴马专用手机而出名的Sectera Edge、在国内小有名气的魅族M8等均是基于Windows CE研发的。2003年前后,微软推出了Windows Mobile系列,在名字中不难看出其移动操作系统的身份,神机HTC HD2在当年的火爆,从侧面证明了Windows Mobile的成功。直到2010年,微软才正式采用Windows Phone命名自家的手机操作系统。
应该说,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微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在智能手机浪潮真正来临的时候,微软的反应却有些捉摸不透。iPhone的出现重创了Windows手机,还导致诺基亚成了这场竞争的牺牲品,不过真正打败微软的或许还要归因于谷歌的Android。和iOS的封闭生态所不同的是,微软和谷歌都采用了开源的姿态,恰是因为微软的迟疑以及Windows Phone在UI和交互上的格格不入,Android借机吸引了大批的开发者,并受到三星、华为、LG等终端厂商的追捧。
而当微软决定奋起直追的时候,虽然也有诺基亚之外的HTC、三星、华为等一众手机厂商的支持,糟糕的用户体验和应用数量上的短板,使得微软错失了智能手机的机遇。
操作系统的得与失
微软和谷歌的相同之处在于,走的都是操作系统的路线,且先后成为苹果在PC和手机时代的主要对手。在这个软件指挥硬件的时代,操作系统无疑是一笔好生意,微软和谷歌也纷纷实现了近乎垄断市场的成绩。
但微软和谷歌的处境却完全不同,Windows一统PC江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硬件体系的标准化,核心的CPU有着统一的架构,显卡、内存、电源、显示器等相互独立。但移动领域的硬件标准化却未能如谷歌所愿,一方面手机的高度集成决定了硬件上不可能实现标准化,另一方面Android为了换取市场份额给予了手机厂商定制的权利。
利好的是,Android击败了Windows Phone、塞班、火狐等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也给了谷歌在手机领域和苹果分庭抗礼的资格。代价同样很大,Android在诞生之初便面临着碎片化的风险,各大手机厂商的“私人订制”,进一步加速了Android生态内的不兼容。诚然,谷歌也曾想树立起Android的标准化范本,Nexus和Pixel莫不是如此。但谷歌不曾料想的是,iPhone的革命性突围在于对运营商、开发者、渠道商等环节的利益共享,谷歌仅仅是竖起一面旗帜来号召手机厂商,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谷歌也在不断加紧对Android的控制,包括Android Wear系统不允许大规模定制,强制手机厂商在设备启动页面添加安卓Logo等待。适得其反的是,手机厂商已经尝到了定制化UI的甜头,比如说一举成名的锤子手机,与其个性鲜明的UI设计不无关系。此外,Android生态的碎片化逼迫手机厂商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吸引开发者,尤其是在和苹果竞争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厂商意识到良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提振销量的不二法门。
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在系统中集成自家的云服务,包含了应用商店、主题、云存储等等,谷歌对Android的控制权持续削弱。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苹果的Apple Pay来势汹汹,但谷歌的Android Pay却鲜有成绩,尤其是在国内,小米、华为等已经着手构建自身的支付工具。
一切向商业利益看齐
直到2015年,微软才正式在手机业务上表现出来“认输”的姿态,开始主打低价格的低端市场,原因在于彼时的Android和iOS激战正酣,微软意识到在发展中国家抢占市场的机会。不尽如人意的是,即便微软智能手机的ASP仅为186美元,排在苹果、索尼、HTC、三星和LG之后,但这种低价低端的市场策略,不仅让其手机销量不断萎缩,营收也是不断下滑,最终不得已放弃。
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本质上都是商业公司,也就决定了向利益看齐的市场策略。在微软放弃手机业务之际,却选择在人工智能业务上持续加码,比如Cortana推出了iOS和Android版本,下一步还将占领智能音响等更多的硬件。
谷歌显然不愿意接受丧失Android控制权的事实,在智能手机之外,手表、电视、汽车、物联网等均成为Android的分支系统,同时也是谷歌控制手机厂商的筹码。举个例子来说,在谷歌去年推出的Daydream VR 平台上,为 Android N 提供一个高性能的“VR 模式”,未来是否会强制手机厂商加入谷歌的某些服务,来完成对手机周边产品的兼容呢?至少谷歌和手机厂商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微妙。
总之,微软的手机业务落幕了,但微软占领硬件的野心不止;谷歌在Nexus和Pixel上叫好不叫座,却不代表未来的Android手机不会被植入更多的谷歌元素。而硬件厂商会轻易屈服吗?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