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遗愿(退休)清单在朋友圈刷屏,里面有一些这样的愿望:
1.首先得有时间
2.至少有一些钱
3.做一些对自己有成就感的事儿
4.学一门乐器,现在正在学尤克里里
5.去山上住一个月,把滑雪技术提高到比较专业的水平
6.学会写“好”东西,譬如从回答好一个知乎问题开始
7.把一个游戏玩精,而且必须是竞技游戏,自己并不想做一个人民币玩家。
你想不到,这份退休清单会出自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之手,他很早就为自己准备好了,“不想等到自己都走不动路的时候才去做这件事儿。”
本月20日,他还登上了福布斯中国30U30榜单,他就是齿轮易创创始人宋师伟。
《福布斯中国30U30榜单》是由《福布斯》美国总部发起,主要是在中国金融和投资、企业科技等10个领域评选出30位30岁以下的领军新秀。历年上榜者都经过一流专家团队以“改变世界潜力”为标准进行评估、推选。
今年,和宋师伟一起上榜的还有大家熟悉的ofo创始人戴威、新片场创始人兼CEO尹兴良、17岁歌手组合TFboys的王源和易烊千玺、25岁的女演员迪丽热巴等。这些年轻人分别以用各自的力量改变着这个世界。
“行业是时候要确立一个标准了。”29岁的宋师伟说出这句话时,难免会给人感觉有点轻狂,“这个家伙竟然要为一个行业立标准!”加上,他酷爱穿休闲衬衣、连帽衫,戴一副黑框眼镜,略带稚气的脸庞,和说出这句话时的气场有点不搭。
不过,原麦山丘市场总监彭萦认为,这个家伙的确有“轻狂”的资本:18岁成为苹果公司最年轻的实习生;20岁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22岁成为斯坦福的研究生;他曾是硅谷最神秘的数据巨头Palantir的早期员工之一,也曾拒绝Facebook的Offer;他的公司在成立两个月后,就获得了真格基金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宋师伟就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竞争的,“创业无非是拼优势,拼聪明才智,拼深谋远虑,最后拼个命,拼运气。”
而他所说的优势、聪明才智、深谋远虑、命运、运气等等,很大一部分和他早年在苹果、数据巨头Palantir等公司的经历分不开。他在一些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也为他后来创业奠定了基础。
曾拒绝扎克伯格
十年前,当史蒂夫·乔布斯信心满满地向全体内部员工宣布“今天我们推出的iPhone,它将改变一切”时,宋师伟也在场。不过,他是以实习生身份出席的。
大一时,18岁的宋师伟拿到了微软和苹果这两家公司的实习offer。最终,他选择了苹果公司,成为了“最年轻的实习生”。
宋师伟当时就读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是全美计算机专业的顶尖名校,他主攻计算机专业,辅修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也是目前很火的两个领域。
进入苹果公司后,宋师伟主要参与iPhoto及iChat(iMessage的原型)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参与该项目的过程中,他第一次接触到如何与拥有上百程序员的团队一起工作,第一次领悟到如何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这些对他今后的人生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苹果实习之后,我就想好了我的未来不是留在学校,而是做一个企业,用我创造的产品来影响世界 。”
本科以满分毕业后,宋师伟决定先回到硅谷,加入一家软件公司或在斯坦福读个研究生,然后再加入一家公司,但其实他心里更倾向于先去斯坦福深造。
于是,他一边准备斯坦福研究生的申请,一边准备校招公司的面试。在面试的几个公司中,也不乏当时规模并不大但发展前景不错的Facebook,当时由扎克伯格亲自面试。
很幸运的是,最终宋师伟不仅拿到了Facebook的Offer,也如愿收到了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Facebook,选择了美国创业氛围最浓的斯坦福。
对于他的选择,一些朋友感到很困惑,后来有人问他,你后来错过了Facebook的几千万美金,后不后悔?
“一点不后悔,而是更自信了。”
宋师伟解释说,“当时我并不看好这家公司,因为在2007年,还没有一家真正做社交很成功的公司,无法想象,一个社交网络怎么跟苹果、谷歌、微软这样的巨头去比。最令我不能接受的是,他们用的开发语言是PHP,而作为一个C语言用户,PHP让我非常鄙视。”
后来他回忆,像Facebook提供的这种机会其实在他周围经常发生,“每年我们都会错过几个未来的Facebook。”比如他研究生毕业后加入的Palantir,后来该公司的估值由他加入时的几亿美元涨到了后来的200亿美元,甚至更多。而宋师伟最后也选择了离开。
“在这些创业者成功之前,他们出乎意料的普通,也没有人可以预测到他们最后成功时的高度。跟这些创始人亲密接触,看到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这让我感受到,成功没有秘诀,也不需要天才。”
虽然拒绝了Facebook的终面,但由于终面就设在斯坦福大学旁边的一条街,所以,宋师伟不仅拒绝了面试,他还利用Facebook报销面试的机会把学校的一些东西提前搬到了在斯坦福上学的同学那里。
在斯坦福,他再一次以满分毕业。
首次创业试水互联网,二次创业加入课程格子
受到斯坦福创业氛围的影响,读研究生期间,宋师伟就试图在中国创办一个苹果APP制作公司。
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创业。
2009年,国内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发展得非常快,彼时的宋师伟也满怀一腔激情,回到国内试水。
“当时决定回中国做苹果的ios开发,考虑到苹果在中国还没有app store,作为第一批做app的人,我觉得这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当时,国内对互联网并没有那么多的政策支持,苹果产品尚未进入中国市场,加上融资及招人都很难,宋师伟的首次创业并不顺利。“当时还是太年轻了,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除了产品技术,我们在商业领域也缺乏BD经验。”
最后,他不得不把这个公司关了,“虽然创业失败,但我看懂很多。一是中国的市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那时创业,美国看的是项目内容,而国内看的是你的关系和人脉;第二,创业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第一次创业铩羽而归,令他意识到应该更多地将个人成长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行业、品牌或收入。毕业后,宋师伟决定到创业公司工作几年,再去创业。于是他加入了硅谷最神秘的数据公司Palantir。
但事实上,当时他对Palantir的业务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他最终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是遇到了自己面试经历中最聪明的面试官。“我想跟一群比我聪明的人工作,肯定可以学到东西。”
那么,这个公司究竟有多厉害呢?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为美国国家事务各方发展提供可靠科技支持的公司,Peter Thiel、风投机构Formation 8的合伙人Joe Lonsdale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而前者就是那部著名的畅销书《从0到1》的作者。
该公司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公共安全领域,它的客户有美国国家安全局、FBI、CIA等。据说,Palantir提供的情报分析最终帮助美国击毙本拉登,不过这家公司对此总是三缄其口。
在Palantir,宋师伟还遇到了后来课程格子的创始人李天放,二人成为了好友。
2013年3月,已在Palantir工作了两年的宋师伟离开美国,开启边度假边思考的创业模式。他下决心回国做一个软件测试公司,专门服务欧美市场。
宋师伟把这个软件测试公司的地点选在了武汉,该平台服务300余家美国本土移动创业公司并实现了盈利,这样就保障了宋师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第三次创业中——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课程格子的创业团队,主要负责课程格子产品、技术及运营等相关业务。
课程格子是一款国内很多学生都在用的App,这家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目前该产品用户已经覆盖了全国近3000所大中专院校,并且技术实力已得到包括创新工场在内的多家知名创投机构和众多移动开发者的认可。
谈及加入课程格子的原因,宋师伟提到了自己最为看重的两点。一是,课程格子里有最好的合伙人和创始团队。这自然也是因为他和李天放是信任且彼此了解的朋友,“创业最有意思的就是跟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情。我跟天放认识了很多年,彼此有共同的价值观而且很互补,同时格子有个很温馨很有执行力的团队。”二是,宋师伟认为课程格子在做一件有意义且具有影响力的事情。
第四次出发
在他帮助李天放把课程格子扶上正轨之后,宋师伟又开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他第四次出发,2016年4月,宋师伟创立了齿轮易创,并对外宣称要建立技术开发行业标准。
离开课程格子后,宋师伟格外关注国内的软件外包行业。他发现,一方面,国内市场对于这个行业的需求很大,“很多公司因为缺乏产品技术就去找外包团队。”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中国外包团队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需求方前期对产品本身功能“大而全”的构想可能不太切合实际,并且接包方与需求方之间沟通不够,无形中增加了开发费用和周期;二是,接包方市场鱼龙混杂,开发质量没办法保证、耗时长,烂尾率达30%。
针对这些行业痛点,齿轮易创从加强开发前期与需求方的沟通以及与全职远程工程师合作入手,着力优化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面向缺乏产品技术的初创团队及牵涉互联网的传统行业,提供iOS、Android、微信及Web后端一站式开发服务。
宋师伟极其霸气地提出了“一定要建立一个行业标准”,改变现有开发服务市场现状,让服务的每一位创业者的想法都轻松实现,不被技术难题拖慢脚步。
他希望自己的公司未来就像京东一样,客户在选产品的时候不必再货比三家,因为用户知道京东既能保证服务且价格也合理,“这是我们的一个初心。”
宋师伟说,“都说行业面临寒冬,实际面临寒冬的不是行业,而是企业自己。当有一天有几家公司建立起行业标准,将中国一半的劣质外包公司干掉的时候,这个行业就算崛起了。”
成立两个月后,齿轮易创顺利地获得了真格基金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能够得到真格基金的认可,宋师伟的个人经历也是被格外看重的一环。
宋师伟回忆说,“我从小就在美国硅谷长大,初中的时候就看着身边的叔叔阿姨忙着创业的事情。”足见,环境的熏陶令他对于创业这件事情并不感到陌生。
或许,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宋师伟的人生履历不同于常人。
宋师伟出生于典型的书香门第,他的爷爷是国内最早的一代大学生,外公是中学老师。到父母这一辈,全家都是博士。他的父母在物理以及计算机领域很有造诣,宋师伟从小耳濡目染,比同龄人更多地接触到最新的科技信息,“最早的接触到了未来”。
8岁时,他跟随父母到美国生活,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随后,他又被父母安排到英国生活了一年。10岁,又辗转回到国内生活,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一个在现实世界没什么朋友的孩子开始转向电脑的世界。
12岁,宋师伟终于随父母在美国旧金山安定下来。1999年,恰逢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前夕,已经在读初中的宋师伟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谈论创业以及上市。
此时,他开始自学编程。也就在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比他大几岁的俄罗斯朋友,小伙伴告诉他,未来要做一个像微软一样的公司。但两个小孩子连做什么方向都没有想好,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似创业而又非创业的尝试,帮助别人写网站挣钱。
宋师伟笑称,“那时的硅谷,人人做着一夜暴富的梦,想着一个网站就可以改变世界,甚至愿意把活交给一个12岁的小孩子。”
进入高中后,宋师伟身处旧金山地区非常棒的公立高中,这里曾出过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也是UC Berkeley的摇篮。高中读到第三年,他的最好一批朋友分别去了哈佛、斯坦福、MIT。这对他是个很大的冲击,他不想成为朋友中最差的那个。当他意识到不好好学习,一定会和朋友脱节后,开始了从专注跑步到学霸的转变。
很快,他顺利地拿到了美国高中最难拿到的计算机奖学金,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本科课程,并以GPA 4.0毕业。
早年的经历,为宋师伟后来创业奠定了基础。现在,他带着最年轻的团队,在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驰骋。
翻开宋师伟的微博,最新的一条还停留在去年11月15日的关于齿轮易创获得真格基金融资的内容。从他以前的微博来看,他很喜欢旅行,并且每到一个地方,基本都会给年轻人写明信片。
他建议年轻人,在20多岁时,不要急着为了赚钱去工作,或者急着创业。把时间投资在自己个人成长身上,让宝贵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其实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赚钱、去创业,而随着我们个人的成长,钱会越赚越多,创业也会越来越靠谱。”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