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在4.4与之后的版本中抛弃了Dalvik虚拟机,改为ART,在程序安装时就进行编译,以后即可直接执行,提高了运行效率。
不过ART虚拟机带来的问题是安装过程耗时长,应用体积增加,占用更多空间,此后Android又进行了优化,安装时只编译部分常用代码。

当下,国内的头部手机品牌对于编译器开始进行优化,纷纷推出自家的编译器产品,华为公开最早,有方舟编译器,vivo有ART++,而近日,OPPO也推出了端云智能编译,它们主要是对应用进行提前的编译优化,将编译过程前置,在应用打包前就进行编译,省去了安装时进行编译的复杂过程,同时也可以对部分常用代码提前进行编译等,相对更加方便。
头部手机品牌推出自家的编译器,钉科技认为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
其一,打造差异化系统体验。
目前,主流的手机产品,在外形、硬件上有着较高程度的趋同,各个品牌想要打造差异化体验,更多需要要从系统软件层面入手。
除了做出与众不同的功能,在系统体验上,也需要打造差异化,应用的开启速度、长时间使用后的系统速度,都是重要一项。
不同品牌推出不同的编译器,也就成为了不同品牌系统软件打造不同体验的契机,虽然这些编译器都对外宣称对于软件的启动速度等做出了相应的优化,但不同品牌对于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软件的优化上可能各有不同,这也就导致不同品牌系统体验将会有所区别、各有所长。
其二,与三方软件更好合作。
编译器的优化,主要都体现在对应用进行提前的编译优化,将编译过程前置,这就需要开发者在应用打包前就使用相应的编译器进行编译,这样的话,就给了手机品牌与软件开发方深度展开合作的契机。
此前,部分手机游戏就针对不同手机提供不同版本,或者手机对某些游戏体验做“优化”。编译器的推出,也有利用品牌与软件开发者进行更深度的优化合作。
其三,为未来的系统打基础。
对于手机品牌来说,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好更不同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技术壁垒,提高竞争力。
不过,目前手机品牌主要采用的仍然是Android系统,也就是说,主导权仍然在他人手中,获得主导权,编译器可以成为一个开端,掌握编译器这一重要的代码沟通“桥梁”,可以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做更多的铺垫,也提供了自家系统兼容“Android应用”的可能。
综合来看,目前华为、vivo、OPPO都推出了自家的编译器,对Android系统生态会带来一定的改变。开发者与终端品牌之间的沟通桥梁也将更加紧密,不同品牌之间的系统体验也将有更大的不同,未来,这些品牌可能会推出各自不同的系统,届时,手机行业会有一场“巨变”。(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