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

发布时间:2019-12-14    浏览数: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上世纪50年代,一句流传甚广的口头禅里描绘的场景,曾是无数人向往的生活。从“记得来信”“有事打电话”,到“加个微信吧”,每一句寒暄都留下了特有的时代烙印。70年时光飞逝,福建通信业迅猛发展,5G商用大幕已然拉开,电话的变迁仍在继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排队打电话到电话秒通

谈起电话的变迁,中电福富退休干部陈雪梅感同身受。改革开放前,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老百姓的主要通讯工具是书信。电话仍然是奢侈品,大部分地区用的是供电电话、磁石电话,俗称“摇把子”,无论打长途还是市内电话,都需要人工转接才能接通。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1)“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2)

上:供电式交换机

左:磁石电话交换机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3)

“摇把子”电话

1972年1月,16岁的陈雪梅在邮电局电信教导队经过培训后,进入福州电信局长途台,成为了最早的几批长途台话务员之一。每天从7点到24点,200多位长途台话务员“三班倒”,与载波室一起挤在福州祭酒岭的防空洞内工作。由于空气不流通,话务员待一个小时脸就憋得发紫,可一个班时下来,电话只接通20-30个却是常有的事。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4)

上世纪70年代,位于祭酒岭防空洞内的福州电信局长途台。

据她回忆,“改革开放前,打电话的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福州电话还是5位数,各机关内部电话加起来也不到5000个。”福建到北京、上海仅有4、5条长途直达线路,有的省份之间打电话也要经过多次转接。当时,陈雪梅负责北京台和平潭台的转接工作,看起来工作话单量并不算大,但重复呼叫却导致实际工作量很大。

“用这种电话打长途可不像现在这样秒通。普通人若想打通电话,要到营业厅登记话单,再由营业员编流水号,发给长途台。长途台话务员通过拔塞,先接通受话人电话,再呼叫长途电话申请人,最快也要15分钟。如果受话人不在,半天、一天,甚至隔天接通也是常有的。”陈雪梅笑称,电话终于接通了,打电话的人往往不是急于通话,而是哭喊着说,终于接通了。

很多人等不及,干脆直接发电报。但是和长途电话一样,打电报同样需要排队。在那个通讯需求急剧增长的年代,原有的通信技术越来越捉襟见肘。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5)

报务员在发电报。(王崇兴)

1982年,福州和中国通信业掀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篇章。这一年,从日本富士通公司引进的全国第一套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在福州投入使用,福建通信技术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程控电话由电脑程序控制、指挥交换机,几秒钟就能完成原本人工操作需要十几分钟的交换程序。此后仅仅十几年光景,固定电话就走入万千寻常百姓家,福建甩掉了人工接电话的“摇把子”,长途台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为万门程控,陈雪梅离开了长途台,却又在几年后因缘际会转岗到全国万门程控的发源地福富软件,这个当年因引入万门程控系统而设立的中日合资公司。通信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发展轨迹。

从大哥大一机难求到智能手机不离手

以引入万门程控电话为开端,福建通信业发展一日千里,引领全国通信发展之先。

1985年10月,厦门开放福建省第一个无限寻呼电话业务;1989年,福建成立了“126”寻呼台;1992年6月,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无线寻呼全覆盖,并全面实现异地寻呼。“有事call我”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语。BP机一响,立马奔向公用电话亭回电话的情景,成为许多60后、70后难忘的记忆。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6)

1996年,一位残疾姑娘在街头公用电话亭拨打电话(王家龙)

BP机风靡大街小巷,解决了固定电话不能解决的紧急情况下的通信问题,也让无线电通信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而人称移动电话鼻祖的“大哥大”的出现,则真正开启了福建的移动通信时代。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7)

“腰别BP机,手拿大哥大”不仅时尚,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992年‘大哥大’在福建刚上市时一机难求。那时,‘大哥大’价格高得离谱,一口价“27000”元,是一小套住房价格;手机重得离谱,一个起码两三斤;体型也大得离谱,大如砖头一般。但拥有一台‘大哥大’,绝对是个人身份的象征。”陈雪梅称,第二年因为业务需求,她自己也掏腰包买了一个。与父母沟通,及时给予关爱;招待外宾,进行外联活动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不需要一直陪同和等待,大大便利了工作和生活。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8)

不过,随着2001年6月运营商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也很快成为历史名词。在功能手机大行其道的年代,作为公用无绳电话的延伸,小灵通凭借资费便宜、信号好、健康以及待机时间长等优势,创造了一段传奇。

2006年,福建省内每6人中就有一个在使用小灵通,在厦门更达到平均2人就有一部小灵通。福建成为我国第四个小灵通用户数突破500万的省份。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9)

2004年泉州的小灵通超市特色服务超市。

上世纪末,从无绳电话、小灵通、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手机一路升级换代,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百花齐放,人手一部甚至多部手机成为普遍现象。随之而来,各种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利用,越加丰富了通讯工具的功能,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等都聚集于一部手机,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方式。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10)

刷手机乘公交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11)

市民通过手机可看到学校的实况

移动通信从1G到5G的跨越

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手机逐步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和全世界任何人即时通讯;从1G发展到5G,通信技术的更迭,不断孕育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本世纪初,伴随着“数字福建”战略的启航,移动通讯业务井喷式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开启了全新的数字时代。2019年8月16日,首位中国电信5G体验客户在福州诞生。

“电话”70年:从“摇把子”到5G智能手机(12)

福建首位中国电信5G体验客户在榕诞生

10月31日,5G正式商用。福州是中国电信全国47个首批5G商用城市之一,2018年以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大力推进福州5G规模组网建设,目前已建成基站近500个,覆盖范围主要包括鼓楼核心城区、金牛山互联网+小镇、万宝商圈、软件园、海峡会展中心、马尾智慧园区、长乐滨海新区等区域。

从“大哥大”的出现开始,移动通信技术每隔十年就有一次换代升级。第一代(1G)以模拟蜂窝网为主要特征,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第四代(4G)以宽带高速数据传输为主要特征。2019年,移动通信来到新的转折点。5G引领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向宽带化、分组化、智能化、业务多样化和融合化发展。

如果说1G带来移动通话,2G带来图片,3G带来视频,4G带来直播,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随着5G时代渐行渐近,它正在全新的方式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孕育新一轮数字变革。智能手机将不再是唯一的主流通讯终端,多模多频多形态的泛智能终端将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电信几代人的创业,将世界触手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网络+连接+内容+应用,真正实现世界尽在掌中的“万物互联”。5G 助力网络强国,开启智慧新时代,我们的新生活将更加美好。”陈雪梅说。

— The End —

向“晓说通信”投稿,请致信:109975869@qq.com,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欢迎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全国第一条光纤数字通信引进工程建设回忆

上一篇:折叠屏手机攻略:华为MateX这样用更有安全感 下一篇:关于小米(01810),你不得不看的大数据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