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6月30日收盘时的12.84港元计算,小米在最近10天的时间里,股价涨幅已经超过30%!这样的增速也许算不上多么夸张,可对于小米而言也算是个极大的利好了。
雷军说的让投资者赚一倍,目前没有实现
记得在18年7月的时候,小米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虽然上市首日即破发,但在当天晚上举办的庆功宴上,雷军还是很大胆的放出了豪言壮志,直言要让首日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者们赚一倍。
上市第二天,小米股价大涨,随后的7个交易日,小米股价一路涨至22.2港元/股,而这也成为了小米的历史高点。紧接着,小米股价呈现出过山车走势,又一路下滑至11港元左右。

接下来的两年,小米的股价一直在10港元上下徘徊。直至今年年初,小米股价曾涨至14港元/股,然后就是近一个月内,小米股价涨幅已接近30%,终于重新回到发行价。
雷军说的让投资者赚一倍,目前看是没有实现,但是当年号称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终于解套了。不得不说,这两年来小米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小米自上市之后做了哪些改变呢?
自从小米上市之后,雷军其实就在加快自己的落子速度。
第一件事,品牌分拆,小米将自己旗下的红米正式拆分,变成了全新的独立品牌红米Redmi。红米Redmi很好的接过小米的极致性价比的旗帜,而小米本身则可以更加放心的冲刺中高端市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2019年,红米Redmi和小米其实走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路数。可以说在开始逐步摆脱了小米低端的印象,产品定位相比之前清晰。
Redmi品牌旗舰1999元的定价让人们依稀看到了小米最开始的样子。至于小米手机方面,小米9在价格上的再度拔高至2999元,小米MIX Alpha的19999元。到今年小米10的发布又算是一个里程碑,向高端旗舰机又迈出了一步。
第二件事,坚持Alot的发展战略,5G作为下一个时代的起点,承载了太多人的厚望,而物联网无疑便是5G时代的新宠儿。

在2019年初,确立了手机+Alot”的发展战略,以智能手机为支点实现与小米智能家居的万物互联,首次加码是100亿元,此后升级成了500亿元。之后雷军又分别从5G和Alot设备两个方面入手,对小米不断的进行升级改造:先是用红米维稳低端市场,再用小米杀入高端行列,紧接着又用一系列的智能终端设备架构起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目前来看,小米在智能终端的生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有人戏称为“小米杂货铺”。当然,小米如此布局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万物互联的初衷?想要验证这一模式是否正确更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检验,好在以上的这些布局都已初见成效,部分投资者们逐渐看到了小米未来的曙光:
今年第一季度,在疫情的影响下,小米的表现也极为强势营收497亿元,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人民币 303 亿,同比增长 12.3%,市场占有率上升至 11.1%,稳居全球前四。
这一连串的亮眼数字,目前来讲证明小米走对了路,让投资者的重拾信心。对于小米而言,重回股票发行价可能只是个开始,雷军曾经吹过牛是否很快就要实现了?

是时候重新认识小米了
在小米上市后,其实一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无论小米的财报表现多棒,或者回购股票的力度有多大,小米的股价却无法有效提振。
其中的原因或者说小米的局限,大致上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点:
第一,小米被人们当成了一家硬件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一家硬件公司能够给出这么高的股价已经算是小米烧高香了;
第二,小米的增长已经算是走到尽头了,既无法撼动华为的地位,又无法抢占OV两家的市场份额,看空也很正常;
第三,小米的性价比路线将自己的道路给锁死了,不高的利润率不足以撑起太高的市值,前景有限。
小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它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也不能这么早就下了定论。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小米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我一条一条来看,小米是否有破局的机会
1、小米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其实大家分歧很大的,不过从19年到现在,小米不断在强化各种智能产品和小米生态圈,智能家居、各种系统软件在到AL,你很难否认现在的小米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属性。可以说小米目前既是硬件公司又是互联网公司。
2、从小米手机上看,确实无法动摇华为的地位,对于OV两家市场份额的抢占也处于长期拉锯的状态。我们从小米现在的业务营收和营收结构来看看


上图可以看到小米智能手机的营收是在逐年增长的,而在营收结构的占比却在逐渐下降,LOT与生活消费品的占比在上升,也就是说小米手机的增长确实很难再有质的提高,而小米整体却不然,小米正不断从横向领域发展,潜力还很大。
3、小米在之前确实是“性价比”把自己的路封死了。最近的小米产品和营销层面让我有两点感受:
第一,小米变“聪明”了,和各种kol合作的也越来越多,原来只会直男式自卖自夸,现在懂了“直白的自夸永远不如巧妙的第三方来夸”;
第二,小米变“贵”了,小米不再彻底的追求极致性价比,即使红米也没有以前那么的极致性价比了。懂配置的性价比人群永远是人群的极少数,需要更多的渠道、更多的产品、更加有弹性的价格去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当然,即使变贵了,也依然有很强的性价比。
可以说小米的性价比这一标签正在打破,当然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好事,而对于一个公司价值来讲,却是另一种评判标准。
小米的未来爆发增长有4点:
1、当很多普通消费者意识到小米的性价比以后,会逐渐尝试买小米的产品,最终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普通人没有谁和自己的钱过不去。你可以想象商场搞店庆的时候, 蜂拥而入的人群,抢购的场面,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小米手机这一天迟早到来。国人的购物习惯就是喜欢性价比,当年的黄光裕就是靠这个把国美发展到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
2、小米的物联网、万物互联将会以扇形模式扩大消费者和产品。看到池塘里的浮萍的生长就知道这个规律的魔幻性。量变到质变,这一天也许会很遥远,但是总会到来。物联网,国内很多家电企业喊了很多年,嗓子都喊哑了,但是因为缺乏技术人才和理念,仍然是原地踏步,望空兴叹。

而索尼、松下、通用电气,伊莱克斯这些曾经的王者已悄然离场,没有什么不是被变革的。当然对于国内的美的格力,也值得长期持有,或者说它们的价值早已被众所周知。但相对而言,小米价值目前还是低估状态,更有爆发的潜力。
3、碾压式的海外增长,真正的全球企业。苹果伟大之处之一就包括国际市场,仅靠美国国内市场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市值的。海外市场对于小米的重要性也在一步步提升,截止到今年,收入同比增长47.8%来到248亿元,首次占到小米总收入近一半规模。援引Canalys和IDC数据,小米在欧洲市场同比增长58.3、占有率达到14.3%排名第四,小米在印度市占率约为31.2%,连续11个季度保持第一。
4、小米的生态,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是小米的生态。 为什么普通家电制造厂做手机很难,就是因为缺乏像小米这样的生态模式。而小米做家电就如同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总结:小米正处于“化茧成蝶”的过程。小到最核心的手机业务,大到AI、IoT和智能家居,乃至于整个公司的属性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遭遇了黑天鹅后,小米的2020年前四分之一场比赛打得还算不错,给投资市场更多信心也呈现出进一步扩大优势的可能性。小米的手牌还能带出多少惊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