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曾经可以跟小米平齐的品牌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本文从六个角度深度剖析魅族艰难的发展之路。
早期的魅族完全被营销拖累了早期的魅族产品可以说是所有竞品当中品控以及做工非常优秀的,因此也才会有小而美的称号。哪怕是曾经的魅蓝系列,千元机上的做工以及质感都要将其他品牌的千元机远远甩在身后。我一共买了大约有16部魅族手机,这其中有十部都是千元机,整体的用户体验非常棒。但由于当时一心跟小米比拼性价比,没有将自己的优势很好的发挥出来。

说到早期魅族的营销真的对于许多魅友都是一肚子火,因为魅族的产品对比竞品没有明显的短板,又有flyme的加持跟魅族小而美的做工,还有一些很实用的创新,本来可以大卖最后却连红米都卖不过,这其中营销成为了销量最大的敌人。
魅族对于产品的定位错误,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忽略自己的优势去跟小米硬抗性价比,而营销却又神助攻,处处对标红米的硬件配置,宣传幅度也跟不上,也就形成魅族早期销量萎靡的原因。
早期魅族被营销拖累是一方面,自身产品也太单一。在智能机爆发早期,小儿美的前提是要活下去。我们都知道魅族从诞生初期就一直坚持小而美的定位,每年只出一部到两部的旗舰机,这样的节奏在智能机爆发之前倒也是可以,不仅可以慢慢打磨也顺带提高自己的品牌实力,同时也不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早期的魅族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定位。每年虽然只有一款,但款款都是精品,都能成为经典之作。
但国内智能机由于小米的低价高配激发了强大的购买欲,算是全面进入了大爆发时代。各大手机厂商也相继活跃起来,争先发布各种价位段的手机。而此时的魅族一年一更的节奏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虽说产品没问题,但大家选择性多了许多,各个厂家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并且价格相对较低。这时候的魅族依旧还维持着当时国产比较高的价格,销量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魅族做为早期的国产手机厂商,手机的品质还是一级棒的。但由于小厂的原因,资金不是那么充裕,产品的更新速度频率太慢。小而美的定位在智能机爆发阶段已不再适用。
在魅族有机会成为小米这样巨头时,砍掉子品牌魅蓝或许是造成直接掉队的原因。魅族在智能机爆发时代,经过一段调整,似乎也明白了不能在坚持太小众化,开始推出全新的子品牌魅蓝,而主品牌依旧保持高端系列的稳步更新。这一举措可以看作是魅族想要快速成长的信号,不再仅仅满足做小厂的定位。不仅如此,接受阿里的巨额投资,不惜签对赌协议也要快速成长为可以跟小米平起平坐的手机厂商。其实魅族发展的也非常快,就在那一年,魅族每个月都有一场发布会,也被网友一直调侃。但即使这样,魅蓝的产品还是相当不错的,同年也是我买的最多魅族手机的一年。例如魅蓝u20,魅蓝e等机型都是相当不错的手机。魅族在这一年凭借魅蓝的快速发展,也迅速成长为年销2000万以上的巨头,跟当时的小米也似乎有一战之力。
但后续魅族高层认为魅蓝的产品线混乱,虽然销量不错,最后还是砍掉了魅蓝系列。其实不能说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但在各大厂商都推出双品牌战略的时候,魅族这样的反其道而行之却显得有点不可取。原本魅族品牌给人就是一种品质品牌的保障,但现在魅族也要兼顾千元机价格段,导致后续再想冲击高端是有些困难的。毕竟一个品牌的主要销量一半以上都是来自千元部分,品牌的用户多数为千元价格段的时候,再想冲击高端就会很困难,毕竟很短期很难改变用户的心里定位。所以魅蓝子品牌的遗弃倒不如重新调整魅蓝的产品线。

令人可惜的魅蓝系列,千元中很少的品质手机。砍掉魅蓝系列后魅族的销量也直线下滑,不再具备了跟竞争对手PK的硬实力。间接导致魅族的一落千丈。
自己的选择+队友的神辅助,魅族高端系列陨灭。说到这一点相信是很多魅友心中永远过不去的痛。手机的核心部分处理器是一个手机的灵魂所在,而魅族由于当时的一些原因跟高通闹掰,全系弃用了高通芯片。魅族这个选择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无限提高了品牌的形象,但不可否认高通即使到如今依旧是芯片领域的霸主。性能还是强悍无比的,其他厂商即使发展的再快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魅族弃用高通的选择在当时弊大于利。
由于不能使用高通芯片,魅族转投联发科的怀抱。当年的联发科虽然在口头上比较接近高通顶级芯片,但实际体验上,发热,断流,信号等基础部分都出现了许多问题,直接造成了用户对魅族手机的失望越来越大,旗舰机的认可度也到了历史的最低点。终于在pro7这款产品诞生时,联发科的一记神助攻将魅族高端pro系列一举击碎。pro7搭载的联发科x25原本魅族对此抱有厚望,但没想联发科转手将芯片卖给了小米,而小米也直接将这颗魅族认为的高端芯片用在了红米千元机上,再加上这颗芯片的各种问题,pro7系列直接导致销量大崩。pro系列的好名声也就比消失了。

错误的选择跟队友的助攻导致魅族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至此品牌的效应以及高端产品认可度对比竞品已经完全输了。
今天的魅族产品重复度太高,小厂的供货能力也不足。虽说产品有自己的特色,但总是叫好不叫座。就拿魅族16系列来说,一个产品线整整更新了两年才结束,先不说产品线冗长,就对于用户来说也进入到一个审美疲劳。其实产品线周期长倒也无所谓,主要是魅族目前阶段的手机同质化太严重。回看整个魅族16系列,几乎都长一样。即使对称的全面屏设计在今天这个时代比较难得,但中高低所有产品都使用这样一个设计,真的是很难拉拢到更多用户。就例如我身边的有些朋友,他就一心认准了升降结构,觉得升降在目前看来能提供最好的屏幕观感。所以魅族这样的设计依旧还是小众群体,没有根据主流的趋势走,也就自然总是叫好不叫座了。
还有就是产能问题,估计魅族是受到pro7系列的伤痛之后,再也不敢大量储备,所以可以看到现在魅族的新品发布之后依旧需要抢购。就比如最近发布的魅族16s pro,直到今天还没有实现全配色的现货。要知道在现在这个阶段,厂商的竞争尤为激烈,每个月几乎都有新品上市。魅族做为一个小厂用户对其的耐心程度并不是多高,况且小厂在供应链上往往拿不到更优秀的方案,所以备货不足的魅族即使产品好但大家买不到也就慢慢的转投别的品牌了。

太过于坚持自己的特色反而导致在时代里比较容易衰落,魅族还是坚持小而美,但市场却不会再等它。
引以为傲的flyme如今也不再傲娇了就我个人而言,使用了这么多年魅族的手机,对flyme这个系统UI还是非常喜爱的。即使放到如今flyme的的美观程度还是定制ui中数一数二的。但即使再好面对大厂的竞争也依旧会影响。例如OPPO最新的color os 7.0,在我体验之后感觉就像一个进阶版的魅族flyme,系统相对稳定,美观程度上不比flyme差,更主要的是color os的小问题bug没有魅族多,用着更省心一些。
当魅族做为小厂仅存的flyme不再有独特的优势时,也只能依靠一些固有的差异化跟性价比来延续下去。这时的魅族作为小厂真的就很难过了。
当flyme的粘性不再强时,魅族手机的处境也更加艰险了。
这些年我爱的魅族也是从辉煌到低估这样一路走来,同时期的竞争对手小米却早已将魅族甩在身后,而以上的六点也就是造成国产品质厂商魅族衰落的原因。
从16系列开始,魅族的产品从未落下一部,不管魅族后续的发展如何,小小的支持一下这个不随波逐流的品牌。魅族的曲折之路又还要走多远呢?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