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OPPO IoT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出,意义非凡,标志着OPPO向着“非手机公司”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OPPO官方对于OPPO Watch的预热实际上早于Find X2,OPPO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沈义人很早就在微博上放出了它的细节图,可见官方对于这款产品的期待与厚望。
不过,当OPPO Watch正式亮相后,网上却传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其中,最多的就是“像Apple Watch”,当然还有不少对于它功能和体验的关注点。
所以在收到真机后,我花了一周时间对它进行体验,这远远超过了一款智能手表正常的评测周期,目的就是尽可能将我收到和看到的消费者疑问解答清楚。

我先“丑话”说在前头,免得你们说我洗地。
在拿到真机之前,看图片我也觉得像,特别是官网的各种渲染图,我还跟OPPO的小伙伴开玩笑,问他们是不是用了和苹果相同的素材供应商。特别是41mm版本,因为不是曲面屏,如果不看细节,很多角度确实和Apple Watch神似。
基于“云评测”,大家说像是正常的,因为现在的智能手表非圆即方,只要选择了方形,就注定像。除了一些细节差异,一块一两英寸的手表,看着能有多大不同?
所以,“像”是正常的。
真机我觉得还好有几个原因。首先,我的手腕比较细,平时戴的40mm的Apple Watch。而收到的OPPO Watch是46mm,明显大了一圈(相比44mm也要大一些)。
其次,46mm的OPPO Watch采用了曲面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D玻璃”。Apple Watch则是2.5D玻璃,两者的观感完全不同。
再次就是细节,比如按键,图片上看不是很明显,但在真机上,关乎交互,就很难被忽视掉。

我不太明白的是,纠结像不像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方形的手表基本就只能长成这个样子,如果在意,可以买圆的,外形的差异化相对较大。
关于OPPO Watch的外观,还有两个小点值得一说。一是两颗物理按键,通过单击、双击、长按,可以实现包括开关机、往返主界面、启动语音等功能。不过我个人觉得可以省掉其中一颗,或者采用类似音量+-键那样的两段式设计,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两颗按键显得有点多余,并且它们的手感都不够干脆。
总的来说,作为一款起售价1499元的智能手表,OPPO Watch的设计与工艺无需质疑,像不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致好看也是客观事实。

我拿到的OPPO Watch是46mm版本,屏幕为1.91英寸402×476 AMOLED曲面柔性屏,PPI达到了326。从账面参数上看非常不错,相比Apple Watch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对于智能手表的屏幕,我认为最核心的需求并不是绝对精度,而是亮度和灵敏度,前者决定了户外使用时能否做到清晰显示,而后者则是操控体验的关键。毕竟在这么小的屏幕上,如果触控体验不好,用起来是相当难受的。
OPPO没有公布OPPO Watch的屏幕峰值亮度,从我的使用体验来看,现在已经是春天,正午暖阳当空,自动亮度模式下,屏幕显示的内容依然清晰可见,户外运动时使用毫无压力。
在操控体验方面,OPPO Watch无论响应速度还是触控灵敏度,几乎都是我用过的Android手表中最好的,滑动与菜单响应基本没有延迟。
我看到网上有人提到曲面屏的误触问题,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因为手表不像手机,不存在两只手同时操作的问题,反正我这几天使用下来没有遇到过。

目前上市的OPPO Watch都是氟橡胶(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相比硅胶更好)表带,后续上市的精钢版则是皮革表带。
智能手表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一定的时尚属性,也就是可以充当配饰,那么自然很多人关心OPPO Watch的表带款式是否丰富,更换方不方便。
由于刚刚上市,无论OPPO官方还是第三方配件,目前都没什么选择空间,不过相信后续随着OPPO开始铺量,这都不是问题。而在更换方面,OPPO Watch采用的则是卡扣式设计,安装和更换都很简单。
我的手腕比较细,之前带很多大表盘手表,就会出现即便是最紧状态,也无法完全紧贴手腕的情况。OPPO Watch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做得不错,虽然46mm视觉上看着还是有些突兀,但佩戴舒适性和贴合程度都比较高。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46mm和41mm的OPPO Watch,分别对应曜黑和粉金两种配色,说白了就是男款和女款。但是,男生未必手都那么粗,而女生也未必都喜欢粉色,所以建议OPPO后期还是将选择权交给用户。

在操作系统层面,目前各家的差异比较大,OPPO Watch选择的是基于Android 8.1.0的ColorOS Watch 1.0版本。很多人说Android手表系统的体验并不好,这也是不少厂商选择封闭系统的原因。
我认为是产品策略的问题,如果把手表当作一款独立的穿戴产品来看,封闭系统当然没问题。而OPPO显然是把它当作IoT的重要入口之一,采用统一的系统底层显然是必须的。
前面提到,OPPO Watch的操控非常流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系统的流畅。并且在UI设计上,除了与ColorOS手机版保持相同的风格之外,OPPO还将自己对于美的理解,融入到了这款产品中,不只是手表的每一个界面,包括健康APP也是如此。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OPPO Watch不是一款拍脑袋的产品,而是准备了较长时间。
OPPO Watch也内置了一个独立的手表应用商店,和自带的APP加起来总共差不多有二三十款,当然还无法与Apple Watch相比,不过满足日常使用也绰绰有余,并且后续还会持续更新。
目前,OPPO Watch暂时不支持iOS系统,所以如果你是iPhone用户,现在还无法使用,不过OPPO表示,其软件正在开发中,相信不会等太长的时间。

作为智能手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数据的准确性也是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废话不多说,直接看数据。
首先是心率,这个简单,就是数数,摸着自己的脉搏数,看一分钟下来和OPPO Watch的测试数据是否一致。结果是:基本一致。当然我数的都是静止状态,跑步时也没法数。理论上只要正常状态下是准确的,那么有变化时应该也一样。
接着是睡眠数据,这个就只能“半信半疑”了,看个大概,特别是对于浅睡深睡这种不好界定的结果。我只能说入睡时间和醒来(起身)时间是基本准确的,可能也就差个几分钟。至于一晚上深睡了多久,浅睡了多久,我……ZZZzzz
最后是运动数据,这个简单,我的参考对象是跑步机,30分钟,同时启动手表,对照跑步机的里程。因为跑步机是根据履带的循环次数得出的里程数,所以相对比较准确。
对比下来,OPPO Watch统计的里程数,大约要比跑步机多个20%左右,我跑半小时跑步机显示为3.8KM,而手表则是4KM出头,属于合理误差范围。

总的来看,OPPO Watch的各项数据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你要说有多准,肯定无法与专业的测试器材相比,当然我也一直不建议大家过于迷信智能穿戴产品的数据,只能作为了解自己身体状况,鼓励积极健身的动力就好。
OPPO Watch的续航属于正常水平,应该和官方所说的40小时差不太多。我没有仔细算过,手表的续航不像手机,完全没有规律可循。
我没有开各种推送的习惯,正常佩戴一天,开启抬腕亮屏,自动亮度,每天运动1小时左右,基本不怎么玩。从早上100%出门用到晚上八九点,大约还剩50%的电。这个使用频率不算高,所以,勉强可以两天一充。
但是,OPPO Watch居然支持VOOC闪充!如果我没有记错,它应该是市面上唯一支持快充的手表了吧?15分钟就可以充50%左右,对,你没有看错,不用插着充电器过夜,也不用担心忘了充电,从早上起床到出门,充个二三十分钟,就足以保证一天的使用。
我觉得这几乎是OPPO Watch最大的卖点之一。

这不是一篇体验,更不是评测,而是我用了几天OPPO Watch,结合自己感受后的一些分享。
作为继华为、小米后,第三个推出智能手表的头部手机大厂,OPPO的心态绝不是玩票。手机、TWS耳机、手表,再加上已经官宣的CPE路由器,除了智能音箱,OPPO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几大核心IoT设备的布局。
对不起,扯远了,我们聊回产品。
目前,OPPO Watch才刚刚推出,且支持预定的只有两款产品,46mm的曜石和41mm的粉金,分别对应男生和女生,都不需要什么选购建议,没得挑。

拉通整个市场来看,OPPO Watch所在的1499-1999元价位段,主要竞品就是华为Watch GT2和Apple Watch Series 3,后者可以直接排除,因为Apple Watch不支持Android手机,OPPO Watch目前也不支持iPhone。
至于OPPO Watch和华为Watch GT2的选择,其实也比较简单,首先得看你是什么手机的用户,如果本身用的就是华为或者OPPO手机,那么建议直接就选择相同品牌的手表,兼容性多少都会好一些。
其次,如果是第三方品牌手机用户,那就先看外观,喜欢方的还是圆的。再看对于手表的需求更偏向运动还是时尚,如果是前者,那么华为Watch GT2相对专业,反之,OPPO Watch的时尚属性则更强,也更适众,女生用起来更好看。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